考前孩子要求看手机,完全不复习,这个行为让我感到愤怒,试着用下面四句话改写:
A孩子内在有什么样的力量,他会有这样的行为?孩子内在有坚持自己想法的力量,孩子有想要调节压力的力量
B孩子内在有什么样的能力,他会有这样的行为?孩子有自主的能力,应对压力的能力,有打破常规的能力,有面对可能失败结果的能力,有“合理”安排自己时间的能力,有挑战权威的能力
C孩子有什么样的需要未被满足,才有这样的行为?孩子有被看见被理解被支持的需要
D孩子有什么样的脆弱没有被满足,他才有这样的行为?孩子有点害怕失败(考前发烧,耽误了几天课程),孩子有点害怕自己不敢面对失败
E如何满足孩子未被满足的需要?和孩子沟通,让他表达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脆弱,表达自己的期待;看到孩子做到的部分,肯定孩子自我调节的能力,肯定孩子勇于面对可能失败的结果,肯定孩子对自己的未来有合理的预期;肯定无论孩子考的好不好,爸爸妈妈都爱他。
F孩子的力量和能力会创造什么?孩子有主见、有计划、有自我管理的能力、有挑战失败的勇气,有面对权威的力量,未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都打不垮他,他时刻清晰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在工作中也不会委屈自己,同时更加灵活有策略地挑战自己,他会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未来会比我们更好。
经过这样的改写,对于孩子的这个行为不但没有愤怒,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对自己也更有信心,更有力量去面对孩子这些“叛逆”行为,对孩子的未来泽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