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荒天亦老,何处寄乡愁?”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农村出现了耕地撂荒、住宅废弃、田园荒芜的暮气沉沉的“老农村”景象。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让基层党组织和群众建立了血肉联系,将村级产业发展从“一滩死水”变为“一池春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要求的那样:要坚持党建引领,紧紧围绕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把服务老百姓的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到位。
筑车根基、建强堡垒,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是强化基层组织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讲到:“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巩固。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让村干部成为村集体产业发展的领导者、推动者,与群众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密切,在群众中的威信进一步增强。党支部把领办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作为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基础,在带领群众苦干实干中展示作为,党支部的感召力、战斗力不断提升,党的执政基础不断巩固夯实。
育强头雁、引领发展,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是兴产业强队伍的创新载体。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要想经营发展好,关键要有一个好班子,特别是要选出一个好书记;同时,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也为锻炼干部提供了舞台,让一批默默无闻的村干部大放异彩。伴随着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推行,村级产业多样化、收入来源多元化,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持续向好。同时,不少名不见经传的村书记抓住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机遇,在带领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的过程中,得到了历练。
搭建平台、利益联结,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是凝聚党员群众的有力抓手。“手里没把米,叫鸡鸡不来”透露出基层党组织在基层话语权的虚弱,群众跟着党组织没钱挣、没事干,除申请社会救助、开信息证明、要土地流转金等事外,群众很少愿意和村上联系,更不要说村干部还经常打电话问信息、催缴医保,村民往往是不堪其扰、敬而远之。借助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这个平台,通过务工、分红等形式,让群众看到希望、获得利益后,越来越多的党员群众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党员和群众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谋发展。
联农带农、共同富裕,村觉支部领办合作社是带动群众增收的可靠途径。随着社会发展,大量的人口尤其是中青年人口开始流入城市集镇,造成了农村“空心化”,农村成为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的天下,留守老人和妇女因年龄、孩子等因素影响,收入来源少,甚至没有。这种情況下,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对带动群众稳定增收、现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都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具有良好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