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村子不大,从村头走到村尾也就二十来分钟,而大部分的村民都是王姓,只是近支和远支的区别,如果往上倒一倒,应该都是一家人,一个老祖宗。在二三十年前,这里的人们相处的很融洽,三叔二大爷的不分里外,村里谁家有事情,大伙都会义不容辞的帮忙,这好像就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绵延至今。
在村里受到大伙帮助最多的应该就是王凤英一家。听村里人说,王凤英命不好,是扫把星,而且还是铁扫把,所以她家过的不好是有理可循的。
记得小时候,我奶奶会经常领我到她家里玩,她家和我奶家在同一趟老屋。那一趟老屋一共是十五间房,在山脚下一字排开,分别有四个院子,住着五家人。我奶奶家在中间第三家,而王凤英家在最北边,她们的房顶都是连成一片的,每当樱桃成熟或是枣子红了的时候,我们这帮小孩子就会从房子的这头跑到那头,虽然常常会引来大人们的叫骂,但是我们乐此不疲。
那时候,好像谁家的生活都是一样的,都很穷,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我喜欢她家的院子,她家的院子里总会许多五颜六色的花在绽放,鸡冠花,大丽亚,波波团子,太阳花……虽然都是很普通的花,却都分外的吸引人。
她家院子里的花年复一年的开放,每一年都很红火,可她家的日子却越来越艰难。她有四个孩子,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两个女儿我都不认识,都远嫁他方,儿子也是一个不如一个,老大还好,老实能干,可是在他媳妇难产死后,便一蹶不振,得了一场病后,就不能干重活了。老二不务正业,和一帮混混干着偷鸡摸狗的行当,十天半月见不到人影。她男人好像是因为做绝育手术割坏了神经,也丧失了劳动能力,整天拄个大棍子,坐在门口。
她这一家人真是谁看谁愁啊。可日子总的过吧,于是,家里家外的活都落在她一个人身上。春种秋收,伺弄果园,上山砍柴,女人能干的活她会干,男人能干的活她也干了,可是就算她累弯了腰,她家依然一贫如洗。
村里人都很可怜她,可她就像是田野里的狗尾草,不管生活怎么艰难,依然屹立不倒。尽管她家很穷,却没有一个人瞧不起她。大家都愿意帮她,即使是借钱,也没人拒绝。日子再她起早贪黑的劳碌中,在她借借还还的尴尬中一天天过去了。由于劳累过度,她的腰弯成了90度,即使这样她也没有一天闲着的时候。
丈夫去世了,大儿子的病越来越重,以前还能帮她干点活,现在连走路都费劲。好在现在的政策好,村里给她们娘俩一个办了低保,一个办了五保,还给她们盖了三间新房,虽然她依然从早忙到晚,累的不行,但是她的日子总算有了盼头,也总算可以喘一口气了。
如今,已经88岁的她,还和大儿子相依为命,靠着政府的补贴,和社会好心人的帮助,她们的生活有了保障,她逢人就说,现在的社会多好啊,真想再多活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