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十年。初,上以阳夏侯陈豨为相国,监赵、代边兵[1]。豨过辞淮阴侯,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与之步于庭,仰天叹曰:“子可与言乎[2]?”豨曰:“唯将军令之。”淮阴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陈豨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谨奉教[3]。”
【注文】
[1]陈豨(xī)(?—前195年):秦末宛(yuān)朐(qú)(今山东菏泽西南)人,秦二世时起义反秦,后从刘邦入关灭秦。汉高祖时封为阳夏侯。次年,为赵相国,将兵监赵、代边。招致宾客千余人,为赵相周昌所告。其后,汉高祖令人覆案其宾客犯法事。因受牵连,便与逃亡到匈奴的韩王信部将王黄暗通声气,自立为代王后,起兵反汉,侵扰赵、代。高祖亲自讨伐他,军败,被杀。 赵:汉代所设的诸侯国。汉高祖时封张耳为赵王,都襄国县(今河北邢台市),领有秦邯郸、巨鹿、常山三郡。汉高祖九年(前198年),废张氏,徙代王刘如意为赵王,都邯郸县(今河北邯郸),兼有秦云中、雁门、代郡三郡。
[2]挈(qiè):提起。 辟(bì):通“避”。回避,躲避。
[3]奉教:接受教导。
【译文】
汉高祖刘邦十年(前197年)。起初,汉高祖任命阳夏侯陈豨为相国,监管赵国和代国北部边境的部队。陈豨拜访淮阴侯韩信并向他辞别,淮阴侯拉着他的手,屏退左右的人,和他在庭院里散步,淮阴侯仰天长叹说:“有话想和你说说好吗?”陈豨说:“将军的命令我一切听从。”韩信说:“你所监管的地方,集中了天下的精兵,而你,又是陛下所宠幸的大臣。如果有人告发你反叛,陛下绝对不相信;假如再有人说,陛下开始怀疑了;第三次有人告发,陛下就会愤怒并亲自率军攻打你了。到那时我做你的内应,整个天下就可以谋取了。”陈豨一向知道韩信的能力,相信他说的话,说:“我诚心地接受您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