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495,11-13,告子章句上13》
【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
今天是丁酉年辛亥月癸丑日,十月初五,2017年11月22日星期三。今日小雪。
拱,是两手所围。把,是一手所握。桐、梓,都是木名。
这一章开始往下三章,是思的境界。思维、思想、心、志,人心、动物性的心与耳目聪明,身体与理想,生活与事业等等,举凡天人物我四大关系,莫不因思而动。孟子之论,伟哉,壮哉,明哉,圣哉!
孟子说,人和外物比较,轻重本自有辨,但是,纵观世人,漫然不辨的人却数不胜数。孟子提出世人无思之弊的问题,正是以先知觉后知的精神。
孟子说,一两把粗的桐树梓树,如果人们喜欢它的材质,想要让它生长,就会培植灌溉,都知道该怎么培养。但是到了我身,该怎么培养呢?这个问题,想的到位了吗?桐树梓树,再喜欢也不过是美材,做做家具、器皿、艺术品,我身所系却关乎一身、一家乃至天下国家,又该怎么培养呢?儒家讲存养、涵养。养,是一门大学问。
怎么养呢?
内以理义养其心,外以中和养其气。
前面学习过孟子的培养扩充原理,孟子以齐国牛山上的树林的例子,将为什么得不到培养的原因讲的很清楚了,就是因为遮蔽。人性本来清明至善,但若遮蔽,则将使良知萌芽,被物欲的斧斤砍伐,使夜气几希,被白天的攻取禁锢,这样的生活模式和思想意识,就是不知培养扩充,就是爱自己反而不如爱桐树梓树了,孟子说,轻重不分,就是太不会考虑问题了。
对人来说,思想是最本质的力量。思想是一种反思性活动,缺乏反观,就是缺乏思想。一旦运用理性的反思性的反观的力量,就能够关注本质所在,不至于散乱,就能够轻松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凡是身外之物,无论怎么喜欢,无论怎么贵重,没有一样是足以跟自己此身对等的,为什么懂得培养桐树梓树,却不关注对自身的培养呢?
养的本质又是什么呢?儒家讲涵养,养的是心气。少欲以养心,集义以养气。与之对应的则是小体,即一味致力于悠游安伏,全生保体而已,所以说,光在养生上用功效果不会好,必要志虑清明不乱,精神强固不摇,然后可以收摄五官,宰制行为,让生命去担当此生的重任。这是养的本质。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与滕文公、告子》南怀瑾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