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480,11-8-5,告子章句上8-5》
【"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今天是丁酉年辛亥月戊戌日,九月十九,2017年11月7日星期二。今日立冬。
上一节,孟子详析大失败原理:仁义之心即良心,良心即人性,丧失为禽兽,禽兽则虽有人形而不再有资格以人称之。做人二字,关键在于良心昭明。仁义之心的恻隐、羞恶即人的良知良能。
这一节,只讲一个字:养!
养,是成功人生的大战略,是防范或者纠正做人的大策略,是止于至善的大枢纽,是擦亮良知的大机关。
养,之所以关键,是因为失败乃人生常态。
常态意味着就不是了不得的大事,所以,失败并不象想象的那么可怕,只要牢记"养"字诀,任何一次和任何程度的失败都能扳回来,重归中道,驰行大道。
果真如此吗?
孟子说,山木虽遭砍伐而仍有荫芽滋长,良心虽遭放失而仍有几希善端,可见,生机是人心和自然始终不变的存在,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和运用这无息的生机。
养!
培养,是养的第一步骤。
如果得到培养,不但山木的萌芽会得到雨露的滋润而蓬勃生长,就算是我心的几希之理,也能够与夜气长存,渐渐恢复仁义之良。"无物不长",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生长的。
相反,如果失去培养,不但山木遭到砍伐,又接着放牧,终使青山变成光秃秃的荒山,就算是我心的清明之气,也会随着白天的作为而梏亡,终使良心泯灭殆尽,变成禽兽。"无物不消",没有什么东西是不会消亡。
养的得失稍微差一点,而物的消长顿成悬殊,所以,山的荒芜不能归咎于山本身,人心的梏亡不能总结为人性。
人性本善。仁义之心即良心。
养,是关键,而培养的功夫绝不可缺失,培养基础上再涵养扩充,直至学以至圣,这是儒家方法论的经典范式。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与滕文公、告子》南怀瑾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