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把这本书最后两位心理导师部分的嘉宾都看完了。好像跟着心理导师们一起,听他们的故事,回顾自己的经历,不管是个人成长,感情上,家庭亲子关系上,疗愈了自己一遍自己的心路历程,收获非常大。预言家部分看了郝景芳老师一半的内容,分享一下我的收获。
对话刘嘉,成为更好的自己。看了俞敏洪和刘嘉老师的对话部分,明白了使命和目标的,用大白话说就是目标和使命区别就是我们这个肉体今生死了,还有没有东西能够长长久久传下去,能就是使命,不能就是目标。那一句“焦虑就是身在当下,心在未来”,对我收获也很大。那就把心也拉回来当下吧,接纳当下,正念生活,珍惜当下的每分每秒,不是说完全不管不顾过去未来了,过去的经历都会化成鲜甜的水,灌溉现在的花朵,等到漫山遍野的鲜花开放,花若盛开,蝴蝶自来,我们唯一能掌控的只有现在,行动起来,路在脚下,一切皆有可能。
对话陈海贤,给自己的人生写个好故事。海贤老师的部分最长,分成了三天看,里面有我最感兴趣的自我成长和亲密关系部分,所以感悟也比较多。前几个月我经历了和老公的情感破裂风波,伙伴都鼓励我,熬过去现在最艰难的时光,我会得到双倍的幸福的。现在终于明白这“双倍的幸福”不是老公给的,不是外界任何给的,而是我自己可以给我自己的,我有这个信心,能力,自己可以给自己幸福。哪怕生活依然还会造成很多意想不到的变故,因为生活本身无常才是恒常,但是我现在内心对自己的信心很足,就像张德芬老师说的“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一切外境都是我们自己心的创造,首先你想要怎么样,你就去做了,哪怕做的结果没有达到自己所想,这中间本身就是一种经历,一种收获,一份成长的馈赠,成长的馈赠也许伴随着剧痛,也许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但是人生就是一个精神丰盈的过程,物质世界的一切你来一无所有,你走也带不走,你能留给后代永久的也只有精神,生生不息。
另外,本周看了预言家第一位嘉宾郝景芳,个人的成长来自内心强烈的意愿。这也是老俞对谈录第一本书最后的一部分,看完她前半部分的访谈内容,去百度查阅了她的资料找到景芳小姐姐的微博,简单看了一下,如果没有看过她这篇访谈,我一定认为她是个文学创作家,她的微博几乎都在推荐读书书目,发起了各种读书组织,公益组织,还有孩子教育,以为是一位老师,偏亲子教育方面,结果是位科幻作家,反差很大。且景芳小姐姐真的如他所说,好喜欢读书,现在也一直在读书的工作和公益,可以说是自己受益了,同时也让更多的人受益,自利利他,实现了自我的价值和社会价值,小姐姐真的特别棒,是我们80后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