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单元教学中,评估与反思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师需要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如测验、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教师还需要反思促进深入思考,获得成长。通过评估与反思,教师可以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落实大单元核心素养。王春易老师在《大单元教学设计》第19讲提出评估和反思有如下特征:
评估:在评估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诸多维度中,有两个是重中之重,是评估的重点,一个是单元目标,一个是单元内容,对大单元教学设计来说,这两个维度直接决定了这个单元是否够“大”。
(一)目标是否够“大”。大单元目标是否指向核心素养?是否基于核心素养?成了大单元能否称为大单元的关键。大单元目标的评估维度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
1.是否将单元内容应用到新情境中,作为重要的单元目标。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能力就是学生应对未来生活和挑战的关键能力。考察学生在新情境中迁移知识,运用知识的情况,就是对学生解决问题这个关键能力的评估。同时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呈现出解决问题的态度、合作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判断力创、新能力等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通过观察学生面对问题是否积极主动参与、是否不怕困难、坚持不懈、是否与他人合作、分享资源、共同寻找解决问题方案等,就可以评估其是否具有应对未来挑战的必备品格。而且通过观察学生能否以负责,担当,公正,诚信的态度解决问题。是否从环保,公益,公平的角度考虑问题,是否主动探索问题本质,并积极寻求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是否对新知识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可以对其价值观进行评估。
2.是否将对重要思想、核心概念的理解作为重要的单元目标。学生能将单元内容应用到新情境中,能实现对重要思想核心概念的理解,是知识迁移的前提。通过死记硬背反复演练习题获得的知识很难实现迁移。因此学习者只有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才有可能在新情境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3.是否将帮助学生学习,作为重要的单元目标。只有将帮助学生学习作为重要的单元目标,才能确保后续继续环节都是围绕学生学习展开的,才能确保学生有深度、多样的学习体验,才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内涵,才能落实核心素养。
(二)内容是否够“大”。考察单元内容是否够“大”,一个重要的标准是看单元内容是否包含一个比较上位的核心大概念。找到单元核心大概念,学生就不会陷入简单的知识记忆和掌握中,他们就可以通过分析、比较、判断、综合等深度学习体验,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实现再从抽象到具体,以及从抽象到抽象的迁移过程。
因此一个单元如果没有概括出核心大概念,无论整合了多少内容,也不能成为大单元。
同样,主题化学习、项目式学习、问题化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跨学科学习,不论哪种教学方式,都应该概括出相应的核心大概念。没有抽象概括的核心大概念作支撑,所有教学方式就都没有灵魂,容易陷入零散无序的知识海洋。过去课堂上作为教学重点的知识点,在大单元教学中地位和角色变了,他们不再是教学重点,而变成建构核心大概念的素材、资源和工具,依托大概念构建起的知识体系,是一个高度结构化的架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是基础零部件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三)“教——学——评”是否一致。这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估:
1.教学与目标是否一致。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情境的创设,内容的选择,活动的组织问题的设计的都需要紧扣大单元目标,确保大单元的素养目标保持一致。
2.评估与目标是否一致。在传统教学中评估通常放在教学结束之后,纸笔测试是比较常用的方式。而大单元教学要持续一段时间,因此过程性评估显得尤为重要,而且仅靠纸笔测试并不能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教师要确保不论是过程性评估还是终结性评估,不论是教师评估学生还是学生评估自己,不论是纸笔测试还是表现性评估,都应与单元的素养目标保持一致。
3.教学与评估是否一致。学什么就评估什么,考的内容就是学的内容,这就是教学与评估的一致性。评估有发现问题的作用,更有激励学生学习的价值,应该通过评估让学生看清目标,发现所学内容的价值,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更好的引领学生学习。
反思:反思是再一次学习。反思是一个深入思考的活动,成为一次再学习。通过反思发现大单元教学设计的闪光点,发现其中的不足和改进点,优化点,并从中获得宝贵的洞察和启示。反思可以通过多方位的观察以及借鉴、总结他人的经验进行。更重要的是敢于直面教学的本质问题,自我提问,自我剖析,从而不断获得自我成长。大单元教学设计至少需要以下四个方面的反思:
1.对设计理念的反思。教师要从根本上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也就是说,要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评价观进行反思,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
2.对所教内容的反思。教师想教什么内容?实际教了什么内容?需要反思。教师要反思所教的内容是否是高度结构化的知识体系,还是零散的知识点?是否有明确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核心大概念?是否与核心大概念的建构和理解作为重要学习内容?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是否有利于对核心大概念的理解?是否深入挖掘的知识背后的育人价值?
3.对教学方法的反思。讲授问答,示范属于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单元教学更强调学生的探究实验,实践小组合作和个性化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如下问题对一个单元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是否对以驾驶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有所突破,是否运用了新的教学方式,具体运用了哪些教学方式?选择每种教学方式的依据是什么?每种教学方式实施的效果如何?
4.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思。大单元是学生的学习单元,我们不仅要看教师是如何加的,教的如何,更重要的是考察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学的如何学习是否真实发生,学习目标是否有效达成是反思的关键。学生是否知道单元的学习目标呢?是否知道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呢?是否知道每节课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的关系等等,都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思。
总之,不论评估还是反思,都不应该设置时间点。在大单元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全过程都要充分利用评估和反思的工具,将评估和反思贯穿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确保大单元教学真正成为有效落实核心素养的实践操作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