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周五下午第三节课,同事来办公室问我要早一天的课件。反馈了昨晚家里她儿子做作业时间。数学:有一道题目不会,跳到了下一题,容易的先做,回过来再做出了前面的题。最后一题不会,同事自己研究出来给儿子讲解了一遍,儿子听得有点不耐烦。同事把她自己想解法讲给我听,问我对不对。
其他任课老师,特别是原来的班主任指出同事,别在孩子面前太能干,“你若显得太厉害,那他只能显得不厉害!”
后来,她说其他班班主任在向家长贩卖“焦虑”。把学生分名次拉群,各自比做了多少课外作业,补了多少校外的课。
【中界】她来找我,肯定又是要讲很多话了!我不陪着讲也不好,陪着讲,我改作业都没时间了。
她儿子说课上题目讲太快了?他还没听懂。是我讲课不够好,所以她儿听不懂?
她自己说说不焦虑,每次分数和名次都那么在意。我说的话又一点听不进!
你跟我讲其他班贩卖焦虑想干嘛?你也喜欢像其他班那样班被卖焦虑?你不用贩卖都已经焦虑得不行了。
【内界】不乐意 自我怀疑 无力和心烦 平静 自在
【自我一致性表达】我为什么要停下手里的工作,听她讲?因为这也是我的工作。她作为家长,我作为任课老师、班主任,有义务听她反馈家庭的情况。
明知道她一开始讲就要讲不完,我一边任由她讲,一边自己感觉不乐意,我可以建立清晰的边界,就不用一边忍受一边难受了。比如其他同事讲着讲着纷纷起身整包走人了。
我有必要回答她的问题,听她讲家里的互动,给出我的建议,但是当她不停地在自己的“焦虑”里转时,我没有义务解决她的情绪问题。
我之所以自我怀疑,是因为我想树立一个“好老师”的形象,我想在她这里得到“肯定”“赞扬”“好消息”。当她用小道消息“贩卖”她的焦虑时,我不自觉地卷入了“争名夺利”中,当她说“计算机课上,整体最好的就是5班了”时我心里是不是有一点点窃喜,尽管当时我马上意识到这话听它干嘛?!我不去卷家长,会不会导致优生落下的疑问冒出来,可是那还是我吗?
既然我相信教育要慢慢来,那就慢慢走,只管付出不问收获。只有心沉稳,外面的风浪才不至于掀起波澜啊!
【一致性行为】我说其实你是焦虑的,尽管你说自己不焦虑。我对你儿子有信心,你不要在意每一次的分数名次,打击他的学习积极性。你只要配合我们任课老师就可以了。我要去教室准备放学,然后离开了办公室。
回家途中,我想起了那个在门口小树上挂烦恼的故事。路过菜场买了菜,到家后和老公一起做饭,聊今晚吃什么,聊晚上去超市买什么。工作的事和心情都挂在路上的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