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李老师从做教师开始就一直追随苏霍姆林斯基,理解并实践着他的思想真谛,他对伟大教育家的真挚情感跃然纸上。
他说,正是苏霍姆林斯基,使我开始意识到应把自己的学生当作富有个性的人,而不是考试的机器、分数的符号,并且将发展学生的个性同自己工作的乐趣联系在一起:“如果你感觉到每个儿童都有个性,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创造的喜悦。”正是苏霍姆林斯基,让我意识到了自己身边的教育弊端:“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等于根本没有表现自己,而我们的教育者,在人的这种片面性表现的情况下,就根本算不得是教育者——我们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正是苏霍姆林斯基,向我指出了教师本人素质的重要性:“能力只能由能力来培养,志向只能由志向来培养,才干也只能由才干来培养。”正是苏霍姆林斯基,交给了我一个重要的教育工具,这就是“集体”:“教师的聪明才智在于,使孩子们把教师的意图当作自己的意图提出来并加以实行。一个真正的教育能手永远也不会使孩子感到自己是一个发号施令的人。”正是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应该怎样对待学习困难的儿童:“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如果教师善于把学生引进一种力所能及的、向他们预示着并且使他们得到成功的脑力劳动中去,就连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也能多么勤奋、专心致志地学习啊!”…
李老师着重强调了苏霍姆林斯基思想对于今天中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
在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呼声日渐高涨的今天,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再一次显示出真理的光芒:“所谓和谐的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积极的劳动中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正是在这一点上,即在人的表现上,应当加以深刻的思考,并且朝着这个方向改革教育工作。”“共产主义教育的英明和真正的人道精神就在于:要在每一个人(毫无例外地是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人的充分的表现,这既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的幸福。”甚至他看来,半个世纪以前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家乡乌克兰所创办的帕夫雷什中学,实在堪称素质教育的典范!
昨天回老家见到了教小学的表妹,她说小学老师的考核主要还是成绩,评比多样,竞争激烈。学生作业多,玩不够,在家玩手机管不住。在这样的环境下,老师没有更多精力照顾学生的个性,学生不能体会学习和学校的乐趣。高考真正需要拼学习时已经累了倦了,甚至思想觉醒认为为何像学习的机器。
但是教育的发展也受到时代国情的影响,作为教育者明白教育的现状更要坚守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在自己的岗位上在努力提升个人素质,用能力志向才干去培养影响你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