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北宸一块听听写作课——你是如何开始下笔写一篇文章的?
你是否经历过想练习写作技能但一开始就无从下笔?
你是否脑子里有很多的想法,但是组织不好语言有逻辑的表达出来?
你是否写了很多篇文章,但是读的人却很少?
我想这是刚进入写作这个领域的大多数人必经历过的事情。刚开始写作的我现在也正处在这三个阶段当中。但听完师北宸的课之后,我结合自己目前的写作水平和能力,总结出适合新手的写作方法,可以一起互相探讨。
01 从自己的故事入手
人都是爱听故事的。而从小到大,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实在是太多了,我们可以找到触动我们情绪的点,然后用相关的知识表达出来。这样不仅让我们有话可写,而且还提高了我们的认知水平。让知识与生活发生关联,把知识更好的用于实践。拿我自己为例,因为生长在农村,看惯了自己家里、亲戚朋友和左邻右舍的父母不断在争吵。不论是父母之间还是父母与老人之间,几乎每天都有问题可吵,严重时还会干上一架。而我夹在中间左右为难。而最近正好读完《乡土中国》和《亲密关系》这两本书,想用书中的观点来解释和解决这种问题和现象,把知识应用于实践。
02 用结构化语言表达
故事的存在是为了更好论证我们的论点。但怎样写好一个故事呢?《金字塔原理》一书中介绍了用于写好故事的SCQA法则。S(situation)-情景;C(complication)-冲突;Q(question)-疑问;A(answer)-回答。这个模型的基础解释如下:
情景是指大家都熟悉的情景、事实;可实际情况和我们的期望、要求有冲突;遇到这种冲突应该怎么办;提供解决方案。
以前文提到的吵架为例:俗话说家和万事兴,我们期望的是家庭和睦、儿女孝顺,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而是每天争吵,互相诋毁。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应该怎样解决。按照这样的逻辑去练习,相信你一定会有话可写。
03 要有读者思维
刚开始练习写作,我们容易陷入的一个误区就是畅所欲言的表达我们自己的感受,今天开心或是难过,有哪些不满抑或是感动,可是这些都只是自己的流水账日记,写出来也只是感动了自己。所以我们首先要了解到自己的受众群体是谁,然后结合自己的经历总结出一套适合大多数人的方法论,输出对他们有价值的观点或方法。虽然可能前期阅读量还是不多,但那又怎样呢?起码提高了自己认知水平。假以时日,写作水平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我喜欢以自己的故事开头,但今天听了老师的课说以设问开头,也可以引发读者的兴趣。所以今天尝试了一下。写作的方法和套路都是在练习当中不断精进的。要达到有话可写,我们平时要多注意引起我们情绪波动的触动点,以点带面,搭建起属于我们自己的认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