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0

与同事吃饭,聊了些日常教学的事情,每谈及班上不懂事的学生时,我们的眉间都会闪过几分担忧。 我们挫败又难过。 城市出身的我,当到乡镇教书,自然希望他们能走出大山。

看着班上那些浑浑噩噩混日子的学生,男生也好女生也罢,开始担忧等初中毕业以后,这些孩子该何去何从。

所以,想起了当年自己的老师曾讲过的道理。不掺半分假。于是学着老师的样子,想把道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时,才发现他们叫不醒,不愿意学也听不进劝告。即使那些朴实无华的人生道理,是自己一步步走来的亲身经历。

有人说这是教育的滞后性。学过的课文和听到的道理,当下是领悟不了的,需要等到几年甚至十几年后,在经历过一些事情后,才会幡然醒悟。 原来在多年前已经有人告诉过自己,只是你没听懂罢了。只有当你懂的那一刻,老师的教育,时隔多年才真正形成了闭环。

说得通俗易懂一点,便是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会。从学前班到大学毕业,我读了十多年的书。这一路上,有人追风赶月,有人停滞不前;有人悬梁刺股,有人从上课睡到放学……

闲下来时也会思考关于教育这方面的事情,闭上眼,尝试将求学到现在,所有还记得的场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剪辑成一部电影,然后在脑海里放映。

当看到电影结尾时,心里浮现了一句话:学习的回报周期太长了。小学7岁,老师告诉我,学习才能改变人生;初中12岁,老师告诉我,学习才能实现理想;高中16岁,老师告诉我,学习才能拥有未来。

站在二十多岁的年纪回首,明白老师说得都是对的。只是当年的认真刻苦,要等到20多岁才看到回报,又有多少人能够在学生时代,就看到未来那改变了人生的自己?

其实老师的话语很像是在跟学生画大饼,就像现在有人跟你说,只要你努力工作,以后一定能住豪宅开豪车一般。当然,工作与学习并不能混为一谈,只是举个通俗的例子。背一篇古诗文言文,写一篇好的作文,并不能得到改变人生的回报,所以很多学生不愿意去背晦涩难懂的文言文,但如果把学习回报的周期缩短,例如背一篇马上有奖励,我相信他们会非常乐意。

但是你想啊,总有人不需要即时的奖励,也会愿意去背的。有些事情,等他们长大了,自然也就明白了。虽然等到那时,早已无力去改变些什么,毕竟他们的人生,是他们的。至于我,至于你们,也都只是一个听众罢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上周在103班上了一节家长开放课《做个百数表》。课堂上,我设置了三个教学环节:1.让学生自主完成百数表里面空缺的数...
    王歌阅读 83评论 0 0
  • 第二天,我没有去上课,叫同学帮我请假。 在图书馆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我开始给吴莉文写第二封信。 “莉文,你好。知晓...
    5e33ca301032阅读 81评论 0 0
  • 坚持星球 彼此加油! 问候全场最热情、最有智慧、最有能量的星球小伙伴们,大家好!我是来自xx组的武建敏,今天我分享...
    MichelleSong123阅读 132评论 0 0
  • 以无事取天下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真正的战争不是在战场上,而是在战争开始之前,在后台指挥室,在老板的...
    陆颜阅读 124评论 0 1
  • “诶,你上次借的三本书看完了吗?” “看完了” “什么时候看的,我怎么都不知道?” “我都拿去学校,寄餐看啊” “...
    春敏阅读 83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