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这种阅读形式,能不能成立呢?阅读,究竟能不能分享呢?这取决于,我们怎么看待“阅读”,它是自我标榜的事,或者仅仅是只属于个人的私密事件?
每一个人其实都是独立的单体,自我而孤独,甚至可以讲,“孤独”是常态,试图合群才是自我修饰。每个人都是封闭的,“知人知面不知心”这种处世智慧,也在说明这一点。喜欢一个人待着,静静的,未必不是自适的状态,没有谁会一直喜欢深处热闹之中。
不要给别人推荐书单,更不要向伸手党提供书单,这是一件非常不明智、不靠谱的事。想学习一样东西,不需要推荐,自己就可以找得到想要的素材,信息暴涨的时节,连这点搜索和筛选的能力都没有,还好意思说自己是互联网一代?
阅读写作,都是极为私人的事情,没必要也不应该主动跟别人提起此事。阅读的私人性决定了它是一种自我交流,自省才是阅读的第一块预制模块,与别人交谈阅读之事是多余的。
一个普通的门房太太,住在一栋有国会议员、外交官、律师、美食家、艺术家的豪华公寓里,做一份最普通不过的门房工作,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个门房太太的存在,而门房太太的精神世界,丰富而精彩纷呈,我难以想象这是一颗怎样的心灵。
门房太太勒尼,从外表看,是这样一个年老丑陋的门房,她故意在人们面前显示出一种邋遢无知的样子,力求符合人们心目中固有的门房形象。可是谁也想不到,她的内心深处却是一片葱茏的绿洲,她的思想世界,一点也不孤独。
勒尼学识渊博,是一位如饥似渴的求知者,钻研历史、哲学、政治、社会、经济等等,偏爱司汤达和托尔斯泰的作品,一不小心就会冒出一两句作家名言。时不时的,她的购物包里会掉下一本哲学专著,然后又被悄无声息的藏起来,生怕被别人看见。她对中世纪的哲学,近代康德的哲学,当代胡塞尔现象学都有所涉猎,并且还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她可以与哲学博士直接就哲学问题平等对话,更像是一位现代精英的先知,外表冷漠,内心火热。勒尼心语“我在名字、地位和外表上是个穷人,但是要论聪明才智的话,我是一个百战不败的女神。”
按照小女孩帕洛玛的说法,勒尼
从外表看,满身是刺,是真正意义上的坚不可摧的堡垒,从内在看,是不折不扣的有着和刺猬一样的细腻。喜欢把自己封闭在无人之境,却有着非凡的优雅。
这也是书名“刺猬的优雅”的由来。
勒尼太太才是真正的智识分子,他珍惜生活,酷爱艺术,将生命的每一分钟都用于读书,看电影和听音乐,能欣赏马勒、莫扎特的音乐,荷兰画派和意大利画派,追随艺术领域的科技进步,尤其是影视技术的发展,了解最新的电影动向。还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领悟深刻的道理,对茶道、家庭装饰都有独特的见解,从小津格朗的新居装修后改装的滑门看到了美,尤其维护语法的纯正,对雇主违反语法的言辞由衷地反感。
勒尼从来没有主动跟别人聊起读了什么,看了什么,欣赏了什么,没人知道,勒尼的生活那么丰富,她的艺术敏感度,哲学思辨精神,文学品味,是很多所谓的高知都比不了的。
除了勒尼,还有官二代帕洛玛小姑娘,十二岁半的九零后,天资聪颖,似乎过早地看破红尘,打算年满十三岁那天离别人世,而在此之前,写了大量关于身体和物体的日志,并冠以“世界运动日志”的名字。
帕洛玛非常厌恶家庭环境,喜欢茶品和漫画,排斥报纸和咖啡,思想敏锐,紧跟潮流,完全不同于他那些沾染社会不良风气的同学。
帕洛玛经常跟姐姐交锋,瞧不上姐姐的造作,跟所谓的心理医生叫板,对高档饭店和法国烹调不以为然,嗤之以鼻,勒尼私自称呼她是“人类本性的判官”。
然而,小津格朗先生的到来了,勒尼的言传身教,让她发现了生活之美,对人生也有了全新的看法,认识到自己先前的想法,可能仅仅是富家小姐的无病呻吟,自此振作起来,直面人生,探询生命的意义,随时捕捉那转瞬即逝的吉光片羽,追求曾经中的永恒。
帕洛玛在“世界日志”里,讥讽了“社会精英”,外表甜言蜜语,温文尔雅,内心丑陋而冷酷。身居高位的国会议员,懦弱麻木不仁,铁石心肠。所谓的文学修养,不过是掉掉书袋。上流社会的两个女子甚至为了一条打折内裤而你争我夺,毫无优雅可言…
地位和名望,带来的未必是品位,更可能是傲慢与偏见,对一切需要细细品味的事情,没有耐心。
勒尼对品茶的体悟,是一篇美文
茶道,相同的动作和相同的品位,能够清晰明确地重复,达到简单真实而又讲究的感觉,适合任何人,以很少的消费,就能变成有品位的贵族,因为茶是有钱人的饮品,同时也是穷人的饮品。因此,茶道的特殊优点就在于,在荒诞的人生之路上,为我们打开一道宁静而和谐的裂口,是的,万物皆空,迷失的灵魂为美而泣,人间琐事包围着我们,那么,还是品品茶之清香吧,四处一片寂静,听到外面飕飕的风声,看到微微作响随风飘扬的秋叶,在温馨的阳光下安然熟睡的猫儿。抿茶一口,光阴便会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