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进科室以来还没有安排具体的事情,一直在学习啊学习,研究各种自己想研究的东西、或者研究烦了就去看一些闲书、写一些随笔。可能大家都在观察,这些人闲着的时候都在干什么,我还是一如既往的爱学习,OK,被安排了一个相对高端的活儿,此局赢。
我被分配的这个工作叫做全面预算管理(据说是一个有些技术含量的活儿)。这里所有的工作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所以以后要经常进行快速学习,才能让人愿意经常教我高端的事情,实现自己的价值和发展,一遍顺利留下。
接到一个难度大的新概念,如何应对呢?
一、听老师介绍基本概念,了解任务的目的
老师讲的再多或再少,目的都是为了帮他共同完成任务,所以,了解老师工作最终结果的呈现形式非常重要。
二、认真了解大概念
知道你所要学习的一些大的概念,比如这次的全面预算管理,下载一些文章(百度、知乎、知网、视频),去寻找这一项工作的前世、今生、来世,顺便从中找出一些文件、政策及其历史沿革、发展现状(优势劣势难点)、发展方向、概念之间的关联等等。按照这些信息,去寻找一些文章,供集中阅读。
三、头脑风暴一些小概念
在初步阅读时,肯定会遇到一些小的概念,这时候要记下来,比如我学全面预算时遇到的各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每个指标的正负方向,都是一些第一反应和第六感提出的基础问题,这些问题涉及是不是能把基础打扎实。
四、找一下这个概念领域内比较权威的书籍
像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方面,全国医院应该都在做这个事情,所以大概率能够找到专家的书籍,找到之后也不急于买,先看看电子书上能不能下载,能下载的话,就研究研究电子书,如果实在觉得非常有用,那就买本纸质的书籍。
五、进展困境
资料收集全面之后,可能信息量、知识量、阅读量会非常大。这时候就涉及了时间的规划问题,我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也不可能将一周需要学习的知识,通过一个小时学习完成,这并不科学,虽然不科学,我还是经常有这种幻想。就以这次的全面预算管理而言,就出现了时间安排问题。
困惑整理如下:知识比较新,我听说了也不过是周五(今天周六);侯老师给我说了很多书和系统,最后她连系统都混乱了,直接不让我学系统了,之后就让我学历史报表,可能最后会比照着做;我下载了很多文章,通过这些文章了解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应该能拥有一半以上的信息量;我在网上还找到了权威书籍,事实证明,这书籍确实很权威,因为侯老师就看的这两本书;在研究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前置,需要了解收入结构,需要了解历史执行数据,这样,以前下载的收入结构论文也能用上一些,那天杨老师有事没有教我,估计周一在杨老师那里也会得到很多信息,我其实挺想看看他的分析报告的(看看他什么风格吧,是不是愿意给我)。
拥有了这么多的信息源,又出现了困惑:休班啦!休班还不行,还两天都搞培训,培训的内容还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见缝插针学习,也比较碎片,于是就很难在周末速成。但自己还是有点急于求成的,这样习惯了。那怎么办呢?只能早起晚睡的去看了,给自己列个时间表,把每一项都有个明确的时间规划,尽量不耽误看孩子和听讲座之类的,只是替代玩手机和休息的时间。
六、方法及时间规划
我想什么时间学完这些?(当然只是覆盖知识面的粗浅学习)有点理想主义的说,我想周一上班时,就把概念覆盖掉。
这里需要尝试检视阅读。顾名思义,就是粗略地读。这个技能是我们在学校习得的,并且运用了许多年——可以说,检视阅读的能力直接影响了英文“阅读理解”题型的分数。检视阅读被广泛用在预习中,当我们打开教科书,为第二天即将开始的新课程做准备时,我们就需要进行检视阅读。我们并不需要充分理解课程的重点是什么,甚至可以对关键性的原理心存疑惑,这都没有关系;我们只要知道“大致讲了些什么”、“是什么让我困惑”,然后在听课的时候留意,当讲师讲到“让我困惑的地方”时打足精神,理解、记住它就可以了。
检视阅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可以先从书的序言开始看起,阅读目录、标题、副标题,看看作者简介,查看书中的索引,然后翻看几个和你想要探究的问题有关的篇章。第二阶段叫做“通读”,就是把书从头到尾快速浏览一遍,遇到不懂的地方也不要停下来。你要注意的是留下“印象”,而不是纠结于“懂”或者“不懂”。
检视阅读是分析阅读与主题阅读的基础。特别是在主题阅读中,我们需要从一大堆书中找出哪些是与我们想要探究的问题有关的,哪些是无关的,这就需要检视阅读发挥作用了。
我现在想要达到的目的,就需要通过检视阅读来实现,安排一段时间集中去攻一样儿,找出来什么好什么不好,再去做分析阅读,或者做笔记,慢慢精细学习。每一遍的效果和深度肯定是不一样的,时间必须花上,毕竟学一天和学一个月效果肯定肯定不一样。
其实,学习新知识,挺发挥我特长的,因为在过去四年的工作中,我一直在学习各种新接触的行业,乐此不疲,掌握的方向还是比较准的,能够出来一些成果,而且成果到目前还是有效的。学习新知识和行业调研,还是关联度很大的,都是我的擅长之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