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斌/原创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各路情况还尚未摸清,然而,浑圆山庄那桃花源般的清幽的环境;浑圆功的强身健体的实用性,科学性,确是板上钉钉的事实,毋庸置疑 。虽心存疑惑,也没有好多可以计较的了。先好好休养生息,再“伺机而动"吧。
我找了一靠窗的“风水宝地”。空气对流很好。窗外四周盆景花木,绿树花红景色宜人,空气清新。
练功的人,喜欢清静的氛围。除了偶尔听到鸟儿,在窗外枝头鸣转之声外,鮮有打扰。外在条件如此之好,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不见可欲,心便安逸。独立守神,抱圆守一。
恍兮惚兮,一会儿便进入了功态。那种感觉,甚是舒爽。王老师书上讲,如果你觉得枯燥,那说明还没摸到门;或站桩久了,没感觉。练进去了,人好似是在享受那般。
练功关闭外界的信息来源,返观内照。而专注身体内部的变化反应,那是一件特别有趣味的事情。身体里自有一个奇妙的世界。
这个世界是多元化的,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只是外在的表象。它还有很多不同层次的,多元化的世界。
而身体内部也是一个奇特的世界,不静心,不返光内照,你是不明所以的。故老子《道德经》第一章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只有修炼,反观内照的人,才会明白其中真意。
自打来山庄以后,那种练功功感比以前强烈得多。热热的,涨涨的感觉有时在身体内流动,有时又是若隐若现,很舒坦。
站着站着,有时你能够感觉到,小臂肌肉在“突突突"跳动。我用眼睛偷偷瞄一眼的时候,嘿,还真的是看到皮肤局部的跳动。清晰可见。
站着站着,有时小臂上有被针刺或被密蜂叮了一下的的感觉。当你瞄一眼它,却无影无踪,无处找寻。这种感觉确是真的!
张教练说,在外看似不动而枯燥的浑圆桩功,内在气血却在生生不息地运行,周而复始的运动。
站桩其实就是一种外不动,内动的高级运动。
它往往是以看不见的一种形式存在,就像电波一样,远在千里都可以接受到(比如手机电话)。
参天大树,你看到的树木一动不动,那是表面。根须却根扎得深,在吸收土地营养,吸收水份,叶子吸收太阳光,与之发生光合作用。把需要的养料,不断的吸收和转化,源源不断地供应给各枝、杆、叶。
人类用学习到的知识,智慧与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只是人类更多的,是把精力用在改变物质上。而忽略了身体这个内在的世界,一切的根源。
而练功修炼,则是把精力用在自己的身体里时,身体会发生质的变化。它可以净化思想,净化气血,净化肌体。脱胎换骨,洗精易髓,使身体、思想、精神,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产生大智大慧。从而入道,达到天人合一。
当然,这绝非三五年可达此境地。但用于武功技击,则很可观了;用于养生,生命质量便会优化,可以使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后面还有很多神秘不可说的。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说。
身体和精神,二者本应相互辅相承。但是现实物欲横流,人往往重物质,会享受,放纵声色,而轻精神。使身体和精神一分为二,故长寿者越来越少。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正如成功对每个人的要求,也是平等的。站桩站的越久,越有体会,越长功力。量变才会引起质变。一分汗水换一分收获。这是張教练反复说过的话。
梅花香自苦寒来。但对于刚进浑圆功大门的我并不受用。刚开始入静时,那是很舒服的。时间一久,便露出马脚了。双手开始酸涨麻,双腿僵硬。
按教练说的,站累了活动一下,把站僵、站累的身体,“倒空”之后,接着排除杂念,放松身体,再站。这是浑圆功第一关——强制关。由开始的不自然,到后面的自自然然,融化于自然的生活之中。
张教练说,凡事皆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要达到自然自如,首先是从不自然不自如开始的。甚至是强迫硬撑的过程(当然要掌握一个分寸才行),渡过去了,你就会入迷了。
这是兴趣爱好的使然。没有兴趣,缘份也无从谈起,更不可能来练浑圆功站桩。兴趣爱好这是走向成功的第一要素。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大的动力。一个人只有有强烈的兴趣,才会有那份好奇和持久的耐力。
正如我一样,为了心中的这个梦想。来到南方打工,当中的酸、甜、苦、辣都尝过;喜、怒、哀、乐都经历过。
时间的考验,对梦想的希冀,让我更加坚定而不是淡忘,时机成熟了,终于踏上了寻梦之旅。
说真的,梦想是一回事,实际操作又是另一回事。此时的我,尚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武术天份,。但还是有一些自信,因为可以肯定的是,自己是个肯上进,肯努力的年轻人罢了。正所谓万万事开头难 。
哪管得了许多,跟着感觉走吧。船到桥头自然直 。
我睁开双眼,放下双手。双腿屈伸,放松放松了一下身体。
抬头看着窗外。外面依然艳阳高照。天很蓝,天空中几朵白云悠哉悠地飘浮着,云彩像被撕薄了的棉花垛子。薄薄的一层,把天空蓝色底子都露了出来。
地面上的花木、盆景,依然绿得逼人眼。只不过太阳位置也有所变化。树荫也有移位。
回头瞧瞧周围练功的师兄弟。有的人仍是如痴如醉,口中在吞咽津液,似蜜糖“咂吧咂吧”有声;有的身体前后微荡,但好似很有节制,不用担心摔倒;有的四平八稳,固若磬石;有的在练鹤行步,有的在写着什么……。
这些人,不但有型,还有声音。你听那“咕噜咕噜”肠鸣的欢叫,有时又好像滚粥"哗哗哗”的声音;还有嗳气声;偶尔也有放屁的声音,声音有时大得吓人一跳。
这些感官上的刺激,令到不能入静我,忍不住掩口笑出些声来。但看到大部分人都站得正得意。又不免心生惭愧。只得重新调整心态,放松身体,又从头开始。
整个大厅。好似大雄宝殿的十八罗汉,神态各异。兼之音声不绝。
这第二次的站桩,总不如第一次那么的投入。没过多久,便开始心猿意马,神游天外。这颗心,如乱云飞渡,思绪万千。
这是怎么了?没来之前可是争分夺秒,惜时如金。如今到了浑圆圣地却站不住?心如摆钟一样,左右摇摆。我也不知是否能坚持得住呢?
记得在告别之时,那时可是意气风发,豪气干云。曾经许诺,炼不成功,誓不相见。可如今才来第一天,便打打起了退堂鼓,怀疑自己是否是练功这块料。
不行。一定不能让别人看自己的笑话。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一定能做到。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难道忘记为了习武的梦想,放弃了学业,出门打工的那些苦,岂不是白白吃了吗?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一想到这里,便马上振作起来。
我又端起了间架,投入到站桩中去了。说是投入,其实只是个空架子而已。就像孙悟空灵魂出窍,身形还在原地一样。有时不免觉得孤单。人地生疏之感,袭上心头。
痴痴地想着,也不知啥时候,听到教练说“练动功了”。我才回过神来。
年轻的师兄弟们,像笼中的鸟儿,一打开鸟笼,便"呼啦啦”冲天而去。
外面的天空,依旧瓦蓝瓦蓝的。太阳已收敛了脾气,慢慢向西偏移。鸟儿也不知飞到何处去了。只听到“噼里啪啦”的声音传遍整个山庄。
欲知后来事,下章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