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有个夹子,是用来捡垃圾的,以前一直有困扰,那就是地面上总有星星点点的碎垃圾,如果以地面上有垃圾就进行考核扣分的话,一来工作量大,增加了班干部工作的负担,二来会造成误会,因为有的垃圾无法确定究竟是谁丢的,如何确定“垃圾”的主人也会耗费很多时间,也会造成班级的不团结,所以,班级买来夹子,我没事的时候常常在教室捡垃圾,但也不白捡,如果位置上只有一片垃圾,我就义务捡起来,但如果地面上垃圾比较多,那被我帮着捡垃圾的同学就要写出200字的古诗词。通过这项活动,地面是干净了许多,但还是觉得学生们的卫生习惯没有养成,应该还有更好的办法来帮助养成卫生习惯,从而彻底解决地面上的垃圾问题。
这个学期,因为初三的工作比较繁重,我很少能抽出时间来捡垃圾,但又要保持教室卫生的干净整洁,这该怎么办呢?于是每节数学课前,我请卫生部长在教室来检查卫生,上课铃响进行通报,通报地面上有垃圾的小组,我们规定凡垃圾超过食指指甲盖大小的均算地面不卫生,都要被通报,通报的“证据”就是被卫生部长捡到的垃圾,凡被通报的小组我会把组长的名字登记到黑板上,这些小组在午休前每人要写出200字反思交给班主任助理,作为惩罚。
于是,每节数学课前,我都会提醒卫生部长进行检查,一开始总会有两三个小组被通报,然后每天中午班主任助理会收取他们写的古诗词,后来变成一两个小组,现在两个月过去了,基本上每天检查后卫生部长都会宣布,教室卫生干净整洁,没有一个小组地上有垃圾。
为了确保卫生的长时间操持,班级要求每天早上和下午课间操时,卫生部长还要再分别检查一次,然后在下午的反思课时通报出垃圾最多的小组(每天只通报一个小组,每人扣除1分)。
经过这两个措施,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观察,现在地面卫生的确有了很大的变化,从早到晚地面上很难再发现垃圾,我后面的夹子也没有了用处,被我放到了柜子里面,只偶尔有同学拿出来捡拾垃圾桶旁边没有丢进垃圾桶的垃圾,而我也再没有机会拿夹子来捡拾垃圾。
反思这两个举措取得效果的原因,一来是利用了团队的作用,通过通报各小组这样的团队,促使团队成员互相监督,互相提醒,把个人地面上有垃圾的问题变成了团队的问题,从而促使个别卫生习惯不好的同学在团队的影响下逐渐改变,二是每天的常规作用,通过每天数学课前的卫生检查和课间操时的卫生检查以及反思课时的通报,把卫生检查形成了常规,持续的常规检查使学生形成了不丢弃垃圾和捡拾垃圾的习惯。
由上面的卫生变化,我们也可以联想到班级管理的其他工作,面对一些班级管理中的老大难问题,比如不交作业的问题,比如课堂纪律的问题,比如仪容仪表问题等等问题,是否也可以借鉴这样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