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制作小房子》第二课时,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已有框架基础上继续完善结构,并进行装饰美化。以“给小屋‘加固防线’+打扮专属新家”为情境主线,回顾课时一框架搭建的难点,快速唤醒学生记忆,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先稳固、后美化”的逻辑。
在课上,多数学生能主动投入到框架检查与加固中。但部分小组的成员对“如何加固更稳固”理解模糊,只会选择用双面胶进行加固,同时还有一些小组因课时一框架搭建不规范,导致本节课加固难度过大,影响后续装饰进度。在装饰环节,让学生提前带了卡纸、画笔、黏土以及其他可用于装饰小房子的多样装饰材料,不限制装饰风格,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设计(如用彩笔绘制砖瓦、用树叶做屋顶瓦片,卡纸做小树装饰。)
两节课上完,我发现还是有非常多的问题,首先就是课时一中发现少数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剪纸板墙体”和“固定屋顶”时速度慢。还有些学生未完全掌握“对齐边缘”的搭建技巧,小房子作品存在“墙体歪斜”的问题。在给小房子加窗户和门的环节中,很多学生的门窗仅用剪刀是剪不动的。改进措施的话,可以购买一些安全的陶瓷刻刀,用刻刀比剪刀更好操作,并且可以更好制作开合的窗户或门。其次虽然有一些小组做的小房子比较有创意(两层楼房、万圣节主题塔楼,带停车房的小别墅)但更多的小组做完的小房子存在同质化现象,创意延伸有所欠缺。我感觉可能是在教学中过于强调“小房子”的基础结构,对造型创新、功能拓展(如可开合的门窗、带庭院的房子)的引导不足,导致部分学生的作品缺乏个性化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