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看《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这本书,今天和大家探讨里面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所谓的“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的本质是什么❓问题如何分类❓如何给问题分级❓
1.所谓的“问题”,就是“必须解决的课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今天中午吃什么?明天的工作如何安排?怎样提高产品质量?....
在无数的“问题”中,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所有的问题都不断地要求你,必须找出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换句话说,所谓“问题”都包含了单一或者多种“课题”,必须拟定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去逐一解决。
2.“解决”的意思是:做了决定便难以撤回
通常,我们实施一项解决策略时,常会伴随着无法轻易撤回的必然结果。午餐的问题也一样,吃了牛肉盖饭后,才后悔应该点拉面,为时已晚。工作中,你十点中去见了A客户,就不可能又在十点中去另一个地点的B客户...
3.问题的本质是期望与现状的落差
所谓的“问题”,就本质而言,是指期待的状况与现状之间的落差。举例来说,某家公司在业务上出现一个问题:A产品的形象越来越差。这表示司忧心,对A产品所期待的形象与现状之间产生落差。再举个例子,以度假饭店来说,当空房率居高不下被视为一个问题时,这意味着饭店所期待的空房率与现状之间有落差。
4.问题如何分类❓
我们可以根据问题的目的和发生时间,将问题区分成三种类型:恢复原状型、防范潜在型、追求理想型。
①恢复原状型问题:在大多数的情况里,不良状态已全部显在化,因此恢复原状型问题也等于显在型问题。
②防范潜在型问题:因为是目前并无大碍、但将来会发生不良状态的问题,所以若以目的做区分,可视为恢复(维持)原状型问题。
③追求理想型问题:其目标在于提升现状以达到理想状况,因此从“现状并无大碍”的观点来看,它与以时间轴做区分的防范潜在型问题相同。不过,它与防范潜在型问题不同的是,即使置之不理,将来也未必会发生重大不良状态。
5.问题如何分级❓
一般而言,在分辨事情的优先级时,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四象限法则用从“紧急性”和“重要性”这两个标准下手。若从结论来说,就是优先处理高重要性且高紧急性的问题。相反地,影响小且不紧急的问题可以最后处理。不过,在有待解决的问题当中,要是有能轻易解决的问题,最好尽快处理。
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不紧急但重要的问题,最容易忽略。由于这种问题不需要立刻做决定或采取行动,虽然你一直将这个问题放在心上,但总是会被那些重要且紧急的问题缠身,结果存在一拖再拖的现象,直到这些问题也变成了“火烧眉毛”的事情。(文章内容节选自高衫尚孝著作《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