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30起床
生物钟调控见成效了。每天早晨5:30之前就睡不踏实了,只待闹铃响起那一刻(第一声响),便一个鱼跃而起了。
当然,如果“昨晚”睡得晚,或者“昨天”太忙碌,就会赖一下床的。
晚上早睡是个前提。目前11:00之前能做到,再争取往前提一下,比如10:30之间入睡,那样的话,早5:00之前起是没问题的。
早睡早起是很棒的习惯。既然很好,为什么不去做呢?
真仿佛再生一般,今日之我是“另一辈子”为人了。昨日之昏昏噩噩一去不复返,人生已然进化到了另一更高阶段。18年是个界碑,19比18更上层楼。
读书学习上,从粗放向集约挺进。
人生本该如此,一个阶段比上一个阶段(一般为7年,李笑来说)更有精进,甚或大蜕变。只活一辈子是不行的,活出几辈子才行。
就是相邻的两个年头,也该有所不同。不断升级迭代,不断向上完善,人生一往无前。
如此锐意进取,如此贮蓄厚积,复利增长是必然的。无需急切以待,功到自然有成。
二、继续读《阅读教学教什么》(69-82)
阅读教学的三个层面(谭轶斌)
阅读教学要思考三个层面:一是事实层面的问题,就是教什么的问题;二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是怎么教的问题;三是价值层面的问题,也就是为什么教的问题。为什么是教这些内容?而不是教另外的内容?教这些内容的背后有依据吗?这些内容的核心价值在哪里?
一、事实层面,即 “教什么”
1.“教什么”要避免 “三化”
一是随意化,归结为兴之所至,心随意动。二是点状化,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三是两极化,有的课太偏重工具,有的课太偏重人文。
真正好的语文课,常常既教出了语文的独特之美,又让学生获得了语文方面的长进。工具性与人文性其实本来就应相互沟通,相互促进。
2.确立“教什么”的前提是对文本的正确解读
文本解读首先要关注整体。文学艺术作品的美,重要的是整体目标,各部分之间关系的匀称、均衡与和谐。如果我们在文本解读时“见树不见林”,得到的印象必定支离破碎,抓住片言只语得出的解读,是很容易违背原意的。
文本解读要把握内部特征
第一,关注特殊字词的深层含义。阅读教学要带领学生从语言入手进入精神、文化、思想的层面,一些特殊字词的深层含义必须关注。
第二,关注反常态的表述。
第三,关注看似矛盾的描述。
第四,关注反复出现的词句。
第五,文本解读还要关注各种关系。其实就是文章的思路结构问题。
第六,还要关注叙述视角的问题。
二、技术层面:即“怎么教”
今日的课堂需要中体验,而非认知接受;种策略,而非提供答案,中生成,而非按兵不动。
重体验,就要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而不是被动接受老师或他人现成的阅读结论;重策略就是要求老师注重对学生的理解过程的促进,而不是理解的结论的提供;重生成,就是要激发学生对文本生成自己的理解和意义。
三、价值层面:即 “为什么教这些”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的人文性一旦离开了基本的语言训练, 必是虚的;工具性一旦离开了思想与情感的挖掘,必是死的。
阅读与写作都是文体思维,阅读与写作一旦离开的问题,一定是不得要领了。
一篇课文的核心教学价值的确定,要考虑四个方面:既要考虑课程性质,又要考虑阅读特质,还要考虑文体特点,更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这四点是不能够分割的,不能偏向于一隅。
三、开读河森堡《进击的智人》(1-26)
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不在于语言,也不再会使用货,也不再会制造并使用工具。
伟大的动物学家跟你古道尔说:“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任何一条清晰的边界,可以将人类和其他动物分开。”
生物在分类单元上大体可以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这几个层次。
人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
从新生代早期到今天,地球历史中大概有660种现生种和化石种被划分到了灵长类以下,黑猩猩、大猩猩、金丝猴、狒狒都属于灵长类。其特征是:大拇指可以和其他四指对握,进而完成诸如抓、握、攀、扣、捏、按等精细的 “手部”动作,这些技能是灵长类动物们在植被茂密的雨林中为了适应环境而逐渐演化出来的。
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振造成的。
按照目前学术界的主要观点,大约在5,00万年前,北美大陆和南美大陆之间是被海水隔离开了,并没有中间的陆路相连,这时的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可以进行直接地海水交换,两者的盐度也因此保持一致。但在距今大约500万年前到300万年前的这段时间里,随着板块的运动,南美洲开始逐渐向北美洲接近,最终南北两大板块迎头相撞,巨大的压力和能量通过海底火山喷涌而出,岛屿随之形成,海底也在巨大作用力的扭曲和挤压下被顺势推出了海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水渐渐褪去,岛屿也连成了一片,巴拿马地峡便形成了。
巴拿马地峡的形成深刻地影响着地球的气候,也直接或间接地改变了这个蓝色星球上无数物种的命运。
除了巴拿马地峡的假说,还有一种关于第四纪冰期形成的假说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那就是 “米兰科维奇假说”。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人类学家雅布龙斯基和她的支持者们持有的观点是:动物直立的体态其实是某种威慑行为。在人类和猿类的社会中,当某些个体意识到冲突临近时,通常会站立起来,让自己显得更加高大,以恐吓对方,并且表达自己强硬的姿态。
为争夺并占领更广阔的食物供给地,直立行走显然会更占优势。
直立摄食也能吃(抢)到更多食物。
总之,直立的根本原因在于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