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之所慎:齐、战、疾。
网译:
孔子所谨慎小心对待的是斋戒、战争和疾病这三件事。
夫子在给弟子授课中,反复强调了齐、战、疾的重要性。
夫子为什么讲授齐、战、疾?
夫子培养君子,君子为政,君子事君。
为政者,以为民。民者,百姓也。
事君者,以为国。国者,家国也。
《诗经·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何意?春秋以上,普天之下皆是王的土地,四海之民皆是王的臣民;为政者,为王事;事君者,为王事;百姓家国亦为王事!
夫子学问“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然夫子知时法之变,思而述其可述,信而信其可信,自夏以商至周,如修诗评史释经。
学古以知,化古以识。
无学无生,不化即死。
是以夫子生,是以夫子不死。
夫子讲授齐、战、疾,非言己之慎齐、战、疾,而是强调为政者、为君者对待齐、战、疾要慎之又慎。
何者?
为政为君者,凡事非己之身也,为政者上事君下为民,为君者内萧墙外国是。
齐者,斋戒也。
斋者,沐心浴身,以束修整饬。
戒者,禁欲归习,以恬淡内守。
战者,争斗也。
争者,勿争民,毋违义。
斗者,安萧墙,师有名。
疾者,疾病也。
疾者,外之虚邪贼风以击身体不适。
病者,内之心火妄作以侵身体生疒。
为政事君为民者要齐。
不齐,行事而自滋,刑人而作威,此等处最关阴德,阴德天报之。
是以要斋要戒。
为政事君为民者慎战。
战者,勿使萧墙而内乱,毋使国是而民死。
是以慎争慎斗。
为政事君为民者忧疾。
不忧,民生凋敝,遍野白骨。
为政者,要慎齐、战、疾,不慎无以为政,纵为,亦不久,皆无益。
夫子开办学堂,培养君子以为政,此为君子为政求仁积德之法。
是以夫子反复告诫弟子要慎之。
至于为君者,夫子崇周公姬旦,慕太公生逢其时,憾管仲有力而气小,恨春秋礼乐崩坏君失其道欲为帝师而终不能得。
夫子志推而广周开国之礼,自鲁以至于所行之天下,皆好而不为。
以夫子观,为君子更要齐、战、疾。
天地有序,万物有别,为君者以其位,无论是争于萧墙还是斗于国是,无论是土民之疾还是属人之病,皆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何可以不慎不惧不忧?
至于夫子自身,其慎于齐乎?慎于战乎?慎于疾乎?
夫子主入世,慎者,意中庸也。
中庸者,当齐则齐,当不齐则无需齐。
中庸者,当战则战,当不战则无需战。
中庸者,疾有时,病有道,皆应乎天命。
是以夫子劳劳,慻慻,岁亦取中庸而去。
是以孔门弟子唯有反骨者子夏度百岁乃去,而其余要门疾亡要么病死。
子夏在夫子以后为魏国帝师,师儒而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