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文意解释
中庸第三篇很简单,只有一句话。解释也很简单:中庸是最极致的了吧,中庸是已经存在的,但是民众却很少能发现他,很少能坚持中庸。之前讲过,越是简单的文义,越容易就越是难理解,熟视而无睹矣。
这一句话的含义,包含了整个禅宗。我认为孔子是很牛的,但是我理解的是不是孔子的本意,只有孔子最清楚。今天在之前的文章下面,回答了一个朋友的问题,其中谈到了语言理解的问题,你理解的我说的话,是不是也是我想表达的意思,这个是语言沟通需要面对的难题,因为有这个难题的存在所以面对面的语言交流效率大于纸面文字交流的效率。当我们解读几千年前的圣人语言时,实际上也需要面对这个问题。当然圣人是不是这个意思本身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站在历史的长河、宇宙的维度去解读这个世界,这才是最关键的。只有这种纵观古今、超越生死的气度,才能解读圣贤之言。
禅宗,分两个流派:南禅和北禅。南禅和北禅可以分别用一偈语来代表。
北禅:渐修。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南禅:顿悟。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二者的区别各自提倡的修行法门不同,北禅“渐宗”主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修行法门,南禅“顿宗”则是以慧根顿悟为修行法门。二者虽主张不同,但是殊途同归,只是因修行之人的悟性不同,所选择的修行方式的区别。就是前面我们讲过的“明则诚”和“诚则明”两种方式。明就是了解到了事物的本质,也可以说是明心见性知道了如何去悟道,诚则是诚心修行达到明心见性的过程。明则诚,是顿悟了那个究竟法门,然后按照这个寂空法门坚定不移的去践行,最终达到寂空涅槃。而诚则明,虽然不知道明心见性的法门,但是有一个诚心,通过日常不断修行,最终逐渐悟道并达到寂空涅槃的过程。
虽然两种禅的修行法门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心本自知不假外求,知道了这个根本,都想最终达到这个终极状态。在这个基础上衍生出第一句偈语,可以理解成,心本身就是全知全能的(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所以不需要汲取外部的智慧,只需要慢慢的扫去心上的尘埃,就可以达到全知全能的状态(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第二句偈语,则可以理解成:心本身就是全知全能的,智慧不是菩提树、也不是明镜台,更不是什么圣贤直言,就是你的内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你所看到的外在都是假象,心本来就不应该被假象所蒙蔽,只要一朝顿悟即可明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北禅:渐修,就是诚则明。南禅:顿悟,就是明则诚。
两个流派,只不过北禅的渐悟认为,不是所有人的悟性都能一下理解达到明的状态,主要有一颗主动归于明的心,主动的坚持中庸就能达到这个寂空涅槃的悟道。而南禅认为,所有外在都是假象,只要你认清这个假象,于全知全能的内心相连,就能达到顿悟,达到寂空涅槃,然后按照顿悟的状态,主动的归于中庸,去践行中庸的道理。
而本篇,就是这二者的结合。(扯了这么远,终于扯回来了。。。。介绍禅宗,只是希望能够更好的帮助理解)
中庸其至矣乎,表达的是,中庸就是这种达到寂空涅槃,达到参禅悟道,达到究竟法门的方法,而这方法可以分为“明则诚”和“诚则明”两种。中庸其至矣乎,要表达的是,中庸就在那,无时无刻必须遵守道的法则的世界就在那,不管你是主动的中庸还是被动的中庸,他都在那里,无时无刻不偏不倚。心本自知不假外求,智慧就在那里,不管知道与否,他就是这个世界至于道的终极法门,就是悟透六道轮回后的人生意义。一句话涵盖禅宗,不管你是南禅的,一朝悟道,因为知道了中庸“其至”(极致的意思)的这个无上智慧的终极状态,然后按照中庸去做。还是北禅,虽然不能明了中庸之后的意义,但在不断探索中,主动按照中庸方式去坚持,而在不断的坚持中逐渐悟道真谛的"其至"(到达的意思)。所以说文言文是有灵性的语言,一个“其至”让一句见到那的话,涵盖了禅宗的全部。嗟乎哀哉,国学智慧博大精深。中庸都在那里,只要你有恒心,不管是因为中庸而去中庸,还是中庸了而知中庸,最终都可以达到寂空涅槃。
虽然中庸一直在那里,不过很遗憾,民鲜能久矣。人们很少能发现他,发现了也不一定能信服他,信服了也未必能主动的归于中庸。因此孔子发出了来自灵魂深处的叹息。不能主动归于中庸,就要被动归于中庸。人生可以理解为振幅不固定的正弦或余弦波,中庸则是波幅为0,反中庸的被动中庸,则是振幅大于0的情况,0轴以上和0轴一下部门面积相等,振幅越大,波幅越大,反中庸的程度也就越强。世界万物一体,所有实的虚的,正的反的,大的小的,阴的阳的,都在中庸波幅为零这一个与整个世界,与道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