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2022年,最近看了一本很喜欢的书,也是被朋友推荐了好久,书名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看完颇有感触。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多了,快乐的阈值越来越高,抑郁情绪也越来越普遍。这本书以蛤蟆先生的第一视角,完整的描述了心理咨询的历程。看完这本书,仿佛也接受了一次卓有成效的心理咨询。如果你曾经有过或正在经历抑郁情绪、或者对心理咨询感兴趣,非常推荐看这本书。
在书中,蛤蟆先生原本光鲜的生活遭遇了一些变故,整个人状态萎靡不振,生活一团糟,所以它的朋友们决定带它接受心理咨询。起初蛤蟆先生不愿意配合心理咨询师苍鹭,而把咨询的过程当做完成朋友们交代的任务,到后来经过几次咨询后,蛤蟆先生的态度逐渐由抗拒变得依赖,再到摆脱与对抗依赖,最终走向独立,它的生活也随着一次又一次逐渐深入的沟通,变得越来越明朗欢快。
正如书中讲到的,心理咨询向来是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都必须出于自愿,而不是为了完成某种任务,或取悦任何人。只有发自内心的主动愿意为自己负责,才能够解决问题。以及在每场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都要100%的全神贯注,心理咨询师要倾听、认真提问,引导受访者察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探索、审视自己。如果你需要进行心理咨询,寻找一个专业、靠谱的心理咨询师至关重要。
书中分析了人的几种情绪状态: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在“儿童自我状态”时,你会体会到童年的感受,再现过去的情形,再次体验过去的情绪,但学不到新的东西。在“父母自我状态”时,会挑剔或教育别人,让别人接受你的观念和价值观,在这种状态下只会让一个人更加固执己见,无法给新知识和新理念留出一席之地。在“成人自我状态”时,人们思考当下的事情,分析自己的行为,或倾听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不马上驳斥。只有在“成人自我状态”时,才能学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
诚然,在生活和职场中,一定会遇到“儿童自我状态”或是“父母自我状态”型人格,或者说某些人在某些场景下会表现出“儿童自我状态”或“父母自我状态”的一面。比如有愤怒情绪产生的时候,有人会撒泼、怄气,有人会表现出退缩、厌烦、郁闷;在这种时候,不妨让子弹飞一会儿,避免激烈的情绪对抗,激烈的争吵除了释放愤怒情绪外,不利于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使疲倦、悲伤的情绪持久的延续。比起面红耳赤的争吵与辩驳,更应该学习如何不带攻击性的发火,用缓和的方式释放愤怒。
书中还提到原生家庭的影响,人们大部分的行为都是由童年发展而来的防御机制,我们都在无意识或无法控制的重演童年的行为模式。值得思考的是,人们如何摆脱原生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果一个人的童年不够幸福,那么是否终其一生都将生活在童年的阴影中?
当然,这些问题也许没有确切的答案,又或者说答案由你自己来决定。没有人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是完美无暇的,不能一味的把生活中的所有问题都归结于原生家庭的不幸,在20岁之后,人有足够的能力修复自己,逐渐强大。成长的本质是逐渐减少依赖,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成长的另外一个要素是接纳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允许自己快乐、悲伤、愤怒、甚至抑郁。该生气就生气,如果将愤怒转化为委屈或内疚,并不利于解决问题。快乐和悲伤也都有迹可循,快乐固然是一种非常好的情绪状态,但人难免也会有悲伤的时刻,我们只需要接纳这部分,如果无视或否认,就像是做了截肢手术,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个残缺的人。实际上痛苦也有其独特的价值,甚至痛苦也需要拿来庆祝,人在经历痛苦之后总能收获更为深刻的东西。就好像我们看到的自己,不一定总是我们喜欢的样子,从当下的你变成想成为的样子,必定要经历态度和行为的转变,需要勇气和决心,它通向一条艰苦之路,也通向更深刻的领悟。
有段时间,我一度对“接纳自己”与“独立”产生怀疑,过度“接纳自己”,会不会忽视自己的缺点,而给身边的人带来困扰?是否意味着自私?对此,我也在书中找到了答案。独立的下一个阶段是共生,由独立的个体走向共生的关系,共生体现出成熟和自我接纳,包括求同存异的接纳他人,在社交和工作中与别人有效联结、协同合作。
所谓活得真实,就是真诚地回应当下的需求。别人的言行也许会影响你,但决定权永远在你手里。希望人人不曾受过抑郁情绪的困扰,但当它出现,请接纳这一面,所有的难题一定都会有转机。也真诚推荐《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看完这本书,一定会对自己、对他人、对生活有全新的认识。我们经历过的所有痛苦都会变成勋章,在回忆里闪闪发亮。
起初蛤蟆先生对心理咨询十分抵触,在苍鹭的引导下不断地探索与接纳自我,后来变得越来越期待每次的咨询,也一步步走出阴霾。也希望所有正在遭受抑郁困扰的人,能够向外界寻求帮助,对于心理咨询不要有抵触感或羞耻心,宇宙会听到你呼救的声音,然后派最善良的天使保护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