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
从小学的第一篇陆游诗学起,每每提到陆游,老师都会给他加上爱国的冠冕。
其实,陆游是一个很“博爱”的人,他的爱,并不仅仅表现在“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心里。
在陆游的性格里,藏着浓重的深情。
对于寻常生活,对于自然万物。
对于远近诸交,对于家国天下。
陆游,是世间真正的有情者。
—1—深情一朵花遍野
陆游始终在以一种很平等很自然的眼光关照江河落日,山川草木。
在每一朵花里,他都能听到关于生命的故事。
他说,“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他说,“不识如何唤作愁,东阡南陌且闲游。儿童共道先生醉,折得黄花插满头。”
他说,“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他说,“香穿客袖梅花在,绿醮寺前春水生。”
他说,“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在陆游的眼里,生命是自然的奇迹。
无论是在何种际遇里,他自始自终都怀揣着对自然,对生命,对凡世俗尘的无尽热忱。
身遭贬谪,远官西蜀,“衣上征尘杂酒尘”,他说,“此生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我这一生就合该是一位诗人,在斜风细雨中,骑着我的小毛驴达达入剑门关。
涉足帝京,仕进难入,“世味年来薄似纱”,体味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后,他说,“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身着素衣,简朴无华,我不叹恨这世情恶衰。
无官可做就不做官吧。
清明祭扫踏青之前我就能回到家。
这就是陆游。
不抱怨,所以无可抱怨。
《传习录》里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
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
“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王阳明回答说:
“汝未来看此花时,汝花于汝心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汝心之外。”
陆游的花,是长在他心灵深处的。
时时浇灌,花开不败。
—2—深情一腔家天下
陆游是以国为家的诗人。
宋朝的历史是动荡不安的历史。
宋朝的君臣是脚履薄冰的君臣。
宋朝的子民是奔波沦亡的子民。
整个南北宋史,逃亡和反抗,构成了历史的主旋律。
然而,终宋两朝,整整三百二十年的历史,只有三个人在两宋爱国抗争史上留下了名字。
已经有太多的人在暂时退守后,习惯了偏安一隅。
他们习惯了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假装太平盛世,歌舞升平。
他们习惯了忘记国仇,忘记家恨,过自己的日子,不关心沦陷区的中原百姓。
而只有三个人。
只有这三个人。
他们终其一生都在为收复而努力,终其一生,都是抗争。
这三个人,是终身以诗抗争的陆游,终身以词抗争的辛弃疾,和终身以战抗争的陈亮。
作为以诗抗争的诗人,陆游,真真正正把国家放在了心坎上。
他写,“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赤心惟报国。”
他写,“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他写,“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他写,“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他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他写,“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陆游是家庭传统熏陶下长大的孩子。
他出生于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
高祖陆轸是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
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
父亲陆宰,通诗文、有节操,北宋末年出仕,南渡后,因主张抗金受主和派排挤,遂居家不仕。
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十七日,陆宰奉诏入朝,由水路进京,于淮河舟上喜得第三子,取名陆游。同年冬,金兵南下,并于靖康二年(1127年)攻破汴京(今开封),北宋灭亡,陆宰携家眷逃回老家山阴。
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成长在偏安的南宋。
可以说,在陆游的印象里,他是从来没有经历过战争的。
然而,他独特的家庭环境,为他提供了所有关于北宋的怀想。
他的一生,都在以收复失地为己任。
这不能说不算是一种奇迹。
始终执着,始终坚定。
始终深情,始终不负。
—3—深情一梦照影来
“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交际中的陆游,情深依旧。
但,在深情之外,他身上并不缺少合理的任性使气。
随心纵性使诗人的本色更为突出,而深情不负又成为了诗歌中永恒的颂扬内容。
在叶绍翁的《四朝闻见录·陆放翁》中,这样评价陆游:
天资慷慨,喜任侠,常以踞鞍草檄自任,且好结中原豪杰以灭敌。自商贾、仙释、诗人、剑客,无不遍交游。宦剑南,作为歌诗,皆寄意恢复。
陆游的交际圈尤其广。
从世所多贱之的商户,到求神问道的术士和尚,从满怀风月酬知己的诗人,到仗剑走天涯的剑客。
凡有益于恢复家国,杀敌报君者,陆游尽交之。
然而,陆游也有少年意气的任心使性。
《浩然斋雅谈》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
放翁在朝日,曾与馆阁诸人,会饮于张功甫南湖。酒酣,主人出小姬新桃,歌自制曲以侑觞,手团扇求诗,翁书一绝云:“寒食清明数日了,西园春事又匆匆。梅花自避新桃李,不为高楼一笛风。”盖戏寓姬名于句内。当路有恚之者,遽指为有所讥,竟以此去。
因为给歌妓写了一首诗,陆游被对他不满的人指责。
说他啊,戏作的诗有讥讽之意。
陆游一气之下,当场拂袖而去。
哼,愚蠢的人类→_→
不知道在放翁的心里,会不会也有吐槽呢?
话说回来。
陆游这一生啊,求仁而不得仁。
他希冀“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最后却是“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他希冀“幽梦锦城西。海棠如旧时 ”,却落得个“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和唐婉一场夫妻、一生别离,让陆游的生命多了一笔浓墨重彩的相思。
翁居鉴湖之三山。晚岁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赋二绝云:“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化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城上斜阳画角哀,至沈园无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见惊鸿照影来。”——《齐东野语》
两个人,两断情。
也许,谁也没想到,当年一纸休书,最后换来的竟然是永别。
我依然还是会时时梦见你,“倩笑娇颦,忍记逢迎处。只有梦魂能再遇。堪嗟梦不由人做。”
想念你的唯一方式,就是在梦中与你的魂魄相遇。
可是啊,梦不由我。
我渴望梦见你,梦却让我错过你。
我看见沈园的那道桥,我们携手走过的那道桥。
春水碧绿。
你惊鸿一面,我情深不悔。
陆游,一个相当有情怀的诗人。
《世说新语·伤逝》说:“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陆游啊,你一往情深深几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