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是一种看不见的微生物,用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增值。产生和他一样的新病毒,认知扭曲就是一种心理病毒,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在大脑里不断复制,感染你所有的想法,让你纠结、焦虑又抑郁。想想你一直以来挣扎,想要改变的问题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三年前五年前还是10年前你现在走出来了吗?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精神内耗的问题。首先得知道为什么你会一直自我内耗,大多数人错误地,以为是因为自己想太多,总觉得有问题的是自己,然后这不是本质原因,真正原因是认知扭曲正在像病毒一样入侵你的大脑。为什么这么说呢?从童年学生年代到工作,我们给自己贴了很多负面标签,比如“没脑子”“不会说话”“废物”。虽然我们收到的大多信息都是模糊的,但是人类有强大的自动联想能力。容易把模糊信息和毫无关系的负面标签联系起来,形成错误的认知。小时候有人告诉你,天是蓝色的。悲伤是蓝色的,你长大后看到蓝天就会觉得悲伤,比如“我很没用”这个认知扭曲你的大脑后会发生什么。第一天晚上你没干活玩游戏到凌晨1:00,你很自责,觉得自己的的自控力差的无可救药。第二天看了1小时的活,你还是很自责了,觉得自己耐性差的无可救药。第三天你干了3小时的活,活没干完那就是个废物吗?你陷入了长时间深深的自责,于是开始玩游戏。如果外部信息能同时说明,“我很好”和“我不行”,你的认知扭曲会永远让你选择看到“我不行”。而且如果你一直觉得自己没能力赚大钱,那么就算你认识的90%的人月薪都比你低,你还是会觉得自己是loser。认知扭曲就像病毒,自我复制后,在你的每一个新思想上寄生。这就是“认证扭曲心理病毒”对大脑的入侵。
要想知道怎么永远留在精神内耗里,首先我们得知道认知扭曲有哪些主要模式。根据心理学认知行为疗法的先锋大卫·伯恩斯教授的分类,一共有10种最典型的认知扭曲。举几个典型例子,妄下结论的“读心”,比如有人说你看起来不一样了,你会浑身不舒服。他是觉得我很讨嫌吧,我果然不适合社交,你觉得所有人都在隐隐批评你。经常没来由的被触动敏感神经,但这些评价都是过度思考,还有你应该很熟悉的“应该句式”。好比一个自律的人,必须早睡早起,一个讨人喜欢的人必须不断付出。很多内耗的人会告诉自己,必须达到某要求,很小的事情做不到也会贬低自己,哪怕再不切实际。更别说非黑即白,本来就是未成年孩子的认知方式。但我曾经就因为觉得自己不够好, 成绩上升时沾沾自喜,成绩稍微下滑,就像针扎一样难受。在骄傲和自卑之间心力交瘁,这是因为你的世界观极端的两极分化,容易做出互相拉扯的结论。
科学表明,对模糊的信息做出负面解释,是高焦虑和高抑郁患者的认知特点。当然不是说他们互为因果,只是认知扭曲和抑郁焦虑情绪,有着不可否认的关系,负面认知扭曲也不是完全没用,比如风险来临时,它可以让你提前做好万全准备。看你永远要注意的是,在心里世界,他们对你造成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负面认知扭曲让你对积极的信号视而不见。研究发现如果你能快速对积极信号产生反应,就能减少自我内耗。很多人会问,这不等于要让我变得乐观吗?并不是这样,看到积极信号比你想象的要可操作得多,从看不到到看得到。你不需要消除悲观,只需要建立心理弹性。如果把心理状态比作弹簧,心里弹性,就是你随环境的变化。在正负两极之间,伸缩自如应对他人和世界的能力。千万不要小瞧心理弹性,他能在你需要的时候“情绪一键重启”。比如在焦虑或无力中,依然可以hold住自己的能力。那种感觉就像这一条漆黑冰冷的隧道中通过时,抬头突然看到远处的亮光,又找回了前行的勇气。
如果我告诉你不需要依赖外界,你自己也能通过练习,恢复心理弹性呢?首先是要消除大脑里的认证融合,把你和认知剥离开来。这是认知疗派act常用的一类方法,每天花5分钟练习就行。这些方法能帮你意识到,认知扭曲是认知扭曲,你是你。
有个非常鬼畜的弹窗法,想象你的负面想法是弹出来的广告弹窗。你的自我评价,就像系统宕机时跳出的错误信息。还有流水落叶法,闭眼想象有一条美丽的河流,缓缓有落叶飘落。你的每一个负面想法,都刻在一片落叶上。还有个非常好操作的第三人称法法,把每个消极想法强加一个“第三人称主语”。比如“我的黑暗大脑”正在想,“我永远没办法戒掉手机瘾了”。比如“我的黑暗大脑”正在想,“根本就不会有时间减肥”。开始捕捉到负面想法很难,但只要你不断意象化,现在慢慢建立心里免疫了。而且你不用追求百分之百的客观,只要反向利用认真扭曲模式就可以了。比如说读心模式,他向我笑了一下,可能是喜欢我吧。比如乱贴标签,被楼下的小哥哥搭讪了,我今天一定很可爱吧。
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方式是训练你的认知注意力。很简单,当你注意到一个负面信息,就让自己同时注意到一个正面信息。科学表明有意识地矫正注意力倾向,对于今后的解释偏好是有帮助的。一个消极信息,紧接着就注意一个积极信息,这样实践时间几天后,你会发现情绪更稳定,生活更有掌控感,亲密互动也会快乐不少。最后我想说,尽管你拥有了心里弹性,这也仅仅是个开始,或许你走出社交恐惧开始主动聊天之后,马上就面对沟通技能不足的问题。你走出职业倦怠,开始认真工作了,又迎来了工作压力大效率低下的问题。激情满满的行动之后,又因为坚持的问题跌落谷底。因为不管你走出来怎样的精神内耗,你都可能会走入到新的精神内耗里。这些新问题有时候看起来比老问题还要可怕,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会选择止步不前,但要知道,如果你只停留在最初的精神内耗里,你的生命会变得更狭窄,更僵化更迷茫。而走出你的僵化思维,勇敢的去面对下一个难题,人生才会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