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人生坐标:
1.我不好,你好~儿童自我状态
2.我好,你不好~父母自我状态
如果我预约的出租车没有来,会怎么样?
蛤蟆说:如果是獾肯定会生气,他会处于【我好,你不好】的状态;如果是我的话,我可能不会生气,而且会想是不是对于司机而言我是不够重要的乘客?陷入自我怀疑的情绪……
可这一刻,蛤蟆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
如果是以前,他会沉浸到这种【受害者】的情绪当中,并且觉得理所当然的让自己沉沦;
而现在,他明白了不同的人生坐标的状态,他不希望自己是【受害者】状态,也能够从过去的儿童自我状态中走出来,有了进入【成人自我状态】的思考!
而苍鹭的提问让他有些怀疑他是不是有意引导他对自己对号入座,于是他感受到了愤怒,并且表达了他的愤怒,但是他却能够掌控这种愤怒!
蛤蟆敢于面对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并且释放出来,这样反而让蛤蟆自己感受到舒畅,因为自己终于可以正视和接纳自己的情绪!
因为蛤蟆是在【表达愤怒】,而不是【愤怒地表达】!
我想,蛤蟆此刻已经进入到第三种状态:
1.我不好,你好~儿童自我状态
2.我好,你不好~父母自我状态
3.你好,我也好~成人自我状态
【我的感悟】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和身边的人都会玩这个游戏:【他好,你不好】
就像父母总说:你看别人家的孩子读书多用功,你怎么这样?
就像丈夫总说:你看别人家妻子多温柔,你怎么这样?
最后我们也总说:你看他们都那么优秀,而我怎么这么一无是处
……
久而久之我们也会陷入【你好,我不好】的心智模式,每叠加一次这种念头,就会让我们自我评价减一分,减到最后可能就会触及【最坏的情形】吧!
当然,是不是面对他人的指责、否定、对比,就真的意味着我们不好呢?
并非如此!因为:
凡是你不能改变的事情,你都不需要负责,也不能作为评判你的依据。你是由你能改变的事情所定义的。
所以:
别人家孩子读书很用功,并不代表我不行,当然也不影响我自己有闪光点,当然我要想的是我可以做什么让自己更优秀;
别人的妻子很温柔,并不影响我也有优秀妻子的品质,当然我要思考的是如何让我的丈夫感受到我的成长与爱;
别人指责、批评我,并不代表我一无是处,因为他们的评价也只是他们眼中拼凑起来的我,并不一定是客观的我!当然,我可以喜悦地接纳别人批评背后也许有着一颗希望我更好的期待的心,并且我可以接纳【批评、指责】本身,关于批评的内容,也许可以给我提供另一个视角让我更了解自己。也许它是符合事实的,那我感谢他,因为我有了修正的机会;如果不符合事实,我也感谢他,因为我对自己做了一次检索!
我想,这也许就是【消极时代的积极心理建设】吧!
通过这种心理锻炼,让我也和蛤蟆先生一样,进入了第三种【成人自我状态】:你好,我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