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007战友吴庆龄好生羡慕地对我说:“原来战友你成长在一个如此幸福的家庭,有那么爱你的双亲。”是的,我有那么爱我的爸爸和妈妈,他们身体健康,幸福快乐,这该是已到中年的我们最大的幸福和满足。
可是,我常常身在福中不知福。这段时间,我一直沉浸在没有如愿获得“安徽省最美教师”荣誉的痛苦中不能自拔。明明知道是可有可无的身外之物,还要纠结于此不能释怀,影响自己的心情,也影响了善待家人、父母的心情。
女儿耗了很大心血,考研终于上岸。除了中考、高考,这个暑假应该是她最后一个最开心的假期,时间长,心放松,原本娘俩计划去旅行,可是一个地儿也没去。姐姐只有寒暑假带侄儿回来度假,也没痛痛快快地陪他们好好玩玩,来家里,不是给我们做饭就是帮着做家务。爸妈偶尔来家里聚下,不是干活就是独自看电视。不禁问自己:我在忙什么?
回过头盘点宝贵的暑假时光,自己做了什么?居然留下痕迹的事情不到三件。7月份工作室组织了共读阿德勒著作《儿童的人格教育》活动,及时撰写了读后感。说是共读,实际上还是各读各的,没有真正意义上共读共写起来,更谈不上共同生活。没有交流和讨论,阅读效果难以内化运用,感觉阅读的意义不大。
7月底八月初,相约共赴河南郑州新网师线下教师成长工作坊。一群尺码相同者的汇聚,必定是彼此心灵交融、相互唤醒的难忘之旅。在这里,我们每个人被导师王辉霞召唤;在这里,我们每个人被他人看见;在这里,我们每个人被榜样学员的巨大能量吸引。在导师王老师身上,我们领略到了什么叫“啃读书籍”,什么叫“真正的专业引领”;在优秀学员唐艳老师身上,我们见识了“什么叫韧性”,“什么是真学”;在王婷婷老师身上,我们读懂了“什么叫为了学习排除万难”,“什么叫含泪奔跑”……
这几天和工作室的六位小伙伴正在完成安庆市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案例,将自己从辉霞老师那里学到的对于新课程的理解,正好运用到实践中来。与之前此类活动相比,优点️有:1.知道对标操作,而不像之前纯粹生搬硬套;2.组内研讨的氛围浓厚,如,我和任婷老师主要负责单元整体设计板块,在单元大观念、子主题的界定和表达上,我们在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下共同制定了单元育人蓝图。3.为了让后面每个课时设计的老师能够围绕单元目标进行支撑设计,我做了一个模板,供大家参考讨论。
七月收获省级教育科研课题立项通过,目前手头上正在和同事积极准备,申报省级电教课题。八月余下的几天,争取完成《再读新课程》的系列研读和写作;按计划阅读完刘徽的《大单元教学》;召开工作室组长会议,研讨落定下学期主要大事。同时,配合女儿准备她的开学事宜。
每天都是珍贵的,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追逐上,“用追马的时间来种草”。合理安排时间,留点时间给爱我的爸妈和家人。想想看不见的残疾张晨老师他那爽朗的笑声,就应该学着明白:人生到底追求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