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着,日子就到了腊月二十四。俗话说:二十四,扫房子。这天是打扫房前屋后的日子。家家户户都会把屋里屋外打扫的焕然一新,贴上春联对子。小时候家里爸爸和我都会写毛笔字,春节我们家的春联也是自己写的。门上挂好了春联,年味也更浓了。
打扫完屋子,就该准备吃货了。因为过年那几天街上的小贩们都不做生意。所以自己家里要备好那几天吃的东西。我家一般喜欢准备点老家的蒸汽粉、绿豆粉还有馄饨、饺子。不忙的时候妈妈还会炸酥肉,蒸扣肉。当然瓜子糖果也是要备一些的。哪家要是有一些苹果、橘子就很不错了。不像现在,各种进口糖果、水果进入了平常人家。有一些讲究的人家还会做各种糕点。农家打的糍粑,黄粑。石磨的汤圆粉、豆浆、豆腐。也是人们过年爱做的美食。
盼望着,小孩子最期待的大年三十就来了。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是喜气洋洋迎接新年的到来。在外的人无论多远在这一天都会赶回家里一起吃年夜饭。这一天街上鞭炮声此起彼伏,人们放鞭炮庆祝新的一年五谷丰登,万事顺意。年夜饭可能是每家一年最重要的一顿饭。那天妈妈总是从早上起来就开始忙活起来。对我们的态度比起平时也容忍了许多。因为过年是个重要的日子,那天一家人要和和气气,高高兴兴的。那样预示来年会一切顺利平安,日子越过越好。但在我的记忆中,每年过年那天爸爸妈妈总会为做饭菜的事小吵几句。至于我们小孩子也是诚惶诚恐,小心翼翼的,不敢乱说话,生怕得罪了祖先、得罪了天上的神仙。但这种担心随着爸爸烧纸祭祀完成,把各种美食端上饭桌而瞬间烟消云散。一家人坐上桌子,爸爸拿出酒杯给自己斟酒,我们孩子倒满了饮料,大家举杯庆祝新年,然后大快朵颐。那一刻是最满足、最幸福的时刻。吃完饭,爸爸妈妈给我们姐妹一人一个红包
吃完年夜饭,就是晚上守岁迎接新年了。小孩子们蹦蹦跳跳地在院子里,马路边玩着鞭炮,放着烟花。虽然天气很冷,但孩子们玩得正欢,不知道什么叫冷。大人们则守着电视,围坐在火炉旁,嗑着瓜子花生,看除夕夜最重要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要持续到凌晨。在快到跨年那个时刻,随着时间一分分临近。外面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啪啪地响,一家比一家的声音响亮。有时候还夹着几个开门炮,那种最大的火炮,响声振耳欲聋。劈里啪啦的鞭炮声从十一点一直持续到十二点过。或许对人们来说,放鞭炮,是对过去一年辛劳的欢送,也是对新的一年的迎接。鞭炮越响,预示着来年越兴旺发达。随着春节晚会的结束,外面的鞭炮声也慢慢停歇下来。我们也洗漱去睡了。
大年初一早上天刚蒙蒙亮,大概7点钟。睡梦中的我们又被一阵鞭炮声吵醒。早上的鞭炮是对新年的再次迎接祈福。一家人陆续起床,妈妈煮了汤圆和饺子馄饨。初一这天依旧是不能大声吆喝,要和颜悦色、轻言细语的。在大人们眼里这天代表一年的运势。吃完东西就是初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上坟。我们这边初一是要上坟给已故的亲人烧纸的。大年初一街上的人很多,都是一大家子的兄弟姐妹们约好到自己亲人的坟山上祭祀烧纸。平时很少回家的外地游子们,这个时候大都能看见回到了老家。
初一中午的时候,街上会有花灯队伍游街。那是记忆中最最激动、快乐的时刻。长长的花灯队伍占据了小镇上半条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簇拥着花灯队伍浩浩荡荡向前走。我们小孩子个子小,使劲挤着往前,终于可以看见花车轿子了。队伍的最前面是一群乐师,吹吹打打领着队伍向前。紧接着就是几个花车,花车是装饰得很漂亮的像船一样的道具。里面的人拿着那花车划向前后左右,摇摇摆摆着向前移动。那样子真逗人,我们小孩子目不转睛的跟着小船转,生怕错过了什么。后面是一顶鲜艳的轿子,里面的人穿着花花绿绿的裙子,画着浓妆艳抹的妆容。两手抬着轿子左右摇摆向前走。旁边有几个扮河蚌的人一开一合扇着贝壳。边上的老翁逗着河蚌一开一合。最边上就是许多挑着各种花篮的妇人,穿着古时候的衣裙。随着整个队伍缓慢有序地向前游走。小孩子一路兴奋追着花灯队伍走。人们也尽情享受这难得的欢乐时光。这就是我们儿时最有乐趣的过年,那时候期盼的过年,也是期盼着正月里花灯的表演。
接下来一直到正月十五,整个过年才算到了尾声。正月十五在我们这边又叫过大年。是又要祭祀烧纸的,这个仪式寓意着整个过年就结束了。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完这顿饭,就要各自忙活自己的事情了。正月十五又是元宵佳节,那天家家都挂上红灯笼,把屋里屋外照得亮堂堂。人们还要吃汤圆,预示着团团圆圆。有的地方会放河灯。我们这边主要是舞龙灯。天刚黑下来,随着龙灯队伍的出现,小孩子们早早地上街追着龙灯跑,一直到晚上十点过龙灯队伍收场了才依依不舍地回家。过了正月十五,过年才算是真正结束了。天气也渐渐暖和起来,人们又忙着新一年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