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损失(二)
数字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当下的热门话题。与其他行业一样,保险行业也在逐渐接受科技的变革力量,从整体组织架构到细分岗位,从制度框架到作业流程,从人才选聘到绩效考核,犹如一个牙牙学语的婴儿在努力适应全新的成长环境。科技的力量无疑是强大的,车险反欺诈技术、人脸识别、大数据搜索、无人机查勘等,在大幅提高保险公司工作效率的同时,又显著降低了业务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使得保险公司成功实现了提质增效双管齐下的目标。但当我们在致力于科技改变保险的同时,不妨也回头想一想,保险究竟被改变了什么?
“适者生存”是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根据达尔文《物种起源》中的生存竞争思想提出的一个概念,以描述只有能够适应环境的生物或物种才能够得以保存,不至于被淘汰。如今,这一概念被普适性的应用到个体、家族、民族、国家之间的生存竞争中,作为市场主体中的公司自然也不例外。在互联网科技时代,“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这一宗旨深刻改变了保险行业,科技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把快节奏、高效等理念深植在公司的企业文化当中。科技犹如保险公司的“神兵利器”,帮助保险公司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与客户,顺应时代的要求,在同行的严酷竞争中跻身前列,保障自身的生存发展。但与此同时,保险公司也陷入了另一种“迷茫”之中。“快”与“效率”似乎带来了发展,整日的忙碌也似乎显得很充实,但保险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保险与赌博之间的“窗户纸”似乎越来越薄,我们却越来越难以分清。
其实保险的本质从未改变。一纸合同,无论是最初的海上保险,再到第一张保单的诞生,直至现在互联网保险的兴起,都是按照约定出险赔付。保险公司通过专业化的技能以及大数法则,分散风险并从中盈利。科技是我们适应时代的手段,将我们的“旧酒”装到“新瓶”中去,变化的是保险所面临的不同的场景,不同的需求,但保险的本身并未改变。
就像世界上不存在永动机一样,保险公司的运营、保险产品的设计也没有最优解。最优解只有跟随着环境去不断的变化,适应并生存。虽然如今科技对保险行业的改变令人咋舌,但科技的应用同样存在着局限性。作为适应的手段,有可能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来自于某种技术本身的问题,这方面问题可能来自于对于技术带来的优势与劣势权衡利弊之后的取舍;二是对技术的判断过于乐观,导致技术的盲目应用带来的与现状的不协调与不适应。
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其局限性存在,科学技术同样也不例外。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抛弃科学技术,而是利用这种局限性的存在,去优化、调整,创造新的场景,新的需求,逐渐演变,直至新变革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