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了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做朋友》里关于计划的内容,让我突然明白了以前为什么总是计划失败的原因,导致自己现在都不愿意开始做计划了。
大家都知道制定计划的好处,制定计划也是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为了更高效的管理自己的时间,也是为了摆脱焦虑的现状。
但是为什么市面上那么多制定计划和时间管理的书籍说了那么的方法,一开始总以为捡到宝贝了,并按照书中的方法开始践行起来,随着践行的过程中,慢慢感受到这个方法似乎不适合我们,为什么这些方法对我们没有很大的作用呢?
今天在笑来的书中算是大概找到了症结所在,制定计划需要考虑我们当前的能力和计划的时长。
首先市面上大多数时间管理的书籍都是通过系统化的方式来阐述计划如何制定,而我们总是喜欢一步到位,根本没有按照书中的方法,一步一个脚印的践行起来,待完成第一步之后开始进行第二步,我们总是越过之前的步骤,一开始进行最复杂的计划制定步骤。
书中阐述长期计划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习得的能力,而我们很容易忽略这个问题,我们在没有长期实践的时候就像迅速获得长期计划的能力是不可能的。
要想培养长期计划的能力,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先开始制定一天或一周的计划,根据每个人情况来定,一开始的时候有些人只适合制定一天的计划,有些人却适合制定一周的计划。
但是谁又会认为自己只适合制定一天的计划呢,那不是说自己太愚蠢了吗?难道自己制定一周计划的能力都没有吗?可现实就是如此,也许在目前阶段只能制定一天的计划,现在的我应该是属于这样的段位,只能平静接受自己的笨拙,从开始制定一天的计划开始吧。
其实我们也不必自卑,我们应该相信过好每一天就是过好每一月,每一年,甚至一辈子。
很多人不甘心把时间投入到简单枯燥,但是最终会意义非凡的重复事情当中去。而要培养长期计划的能力,一开始就需要做这些简单枯燥的且不断重复的事情,其实培养时间记录的习惯也是如此,很多人不屑于去做这些事情,主要原因还是自己没有认知到这些简单枯燥的事情是多么的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