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翻开《底层逻辑》这本书,才发现它不但适用于商业世界,同样适用于我们的工作与生活。
“底层逻辑”来源于不同中的相同,变化背后的不变。
能在某个领域获得大成就的人,往往都懂得研究底层逻辑,去探寻万变中的不变,动态的持续的看清事物的本质。
01、两个人发生争执的时候,一定是因为他们之间有更多的相同之处,而不是不同之处。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是吵不起来的。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认为两个经常发生争执的人是因为他们三观不同,原来,这背后的原因竟是因为他们之间太多相同了。
02、只有底层逻辑,才是有生命力的。
只有底层逻辑,在我们面临环境变化时,才能被应用到新的变化中,从而产生适应新环境的方法论。
底层逻辑+环境变量=方法论
平时,大部分人都投入大量的时间研究方法论,却忽略其背后的底层逻辑。
殊不知,一套再好用的方法论,随着环境的改变,方法论也会随之失效,只有通过不变的底层逻辑,推演出顺应时势的方法论,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03、一件事情出现不好的结果时,责怪、埋怨、后悔都是无用的,它们改变不了结果。
如果自己有所损失,只能怪自己,也只有自己才能改变事情最终的结果——靠自己,自强者万强。
04、在人生中,博弈是第三层智慧,定力是第二层智慧,选择是第一层智慧。
生活本身就是战场。是战场,就少不了人。有人,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有博弈。
怎么博弈?
一要靠共赢和感激的心态,二要靠策略。
共赢和感激,用这样的心态“以不变应万变”地参与博弈,可能眼前会吃小亏,但长远看会赢得大利。
在复杂现实中,最好的生存策略:
“一报还一报”“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对世俗投以白眼,又与世浮沉。
定力,是人生的智慧——最终的胜利,常常是时间的胜利,是长期主义的胜利。
学会选择,常常就是学会放弃:选择一个,放弃其他。选择有时比努力重要,但放弃有时比选择更重要。我们应勇敢选择,然后享受好处,承担坏处。
人生的悲剧,往往来自看着前方,又想着后方,最后无路可走。
如何博弈,如何保持定力,如何做出选择,都决定着人生的走向——选择做某件事情,凭借长期主义形成自己的定力,和这个世界重复博弈。
05、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不要攻击别人的信仰。因为,第一,你不可能获胜;第二,你会失去这个朋友。
06、普通和优秀的差距,就体现在应对方式上。一个人优秀不优秀,要看他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普通人只能看到事物的现象,而优秀的人总能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07、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
一是抛弃经验,放弃想当然,不要轻易下结论,要怀着空杯心态去看问题。
二是运用“假设—验证—结论—调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得出结论,最后做出调整。
三是不要被利益、立场左右,要就事论事。
能做到以上三点,即使是再复杂、烦琐的事,你也能抽丝剥茧、洞察本质。
08、洞察力,并不是上帝悄悄给某些人的礼物,而是每个人都能通过科学的方法,不断练习、精进的一种能力。
09、普通的人观察表象,优秀的人洞察系统。
变量、因果链、增强回路、调节回路和滞后效应,这五块“积木”,是搭建所有复杂系统的基础。
当你遇到问题时,其实所有的解决方案都藏在这五块“积木”里。
10、分析问题的时候,记住五个关键步骤:
一是找到核心存量。
二是找到关键因果链。
三是找到增强回路。
四是找到调节回路。
五是考虑滞后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