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孔子《论语·子路》
仲弓在季氏家族做邑宰,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先使办事人员各司其职,原谅别人的小过失,举荐优秀的人才。”仲弓说:“怎么样才能识别优秀的人才然后举荐他呢?”孔子说:“举荐了你所了解的人才。那些你所不了解的人,别人还会埋没他们吗?”
仲弓问了孔子一个问题:“如何判断这个人是不是人才?”孔子的意思是一定要用了解的人,不能用那些一无所知的人,如果真的是个人才,别人也不会舍得不用这个人,如果真的是个人才也不会在原来的地方做不好。让我想起曹操在关羽死后说的一句话,他说:“如果你真的投奔我,那我还真要看不起你了。”所以,曹操欣赏的是关羽身上的“义薄云天”。
这让我想起很多的协会、商会,一般都是经过严格的审查,还得是有人推荐的,如果没有推荐制度的话那就可能不是很了解,至少是有人对这个人有一定的了解基础的了,这样的话对于这个人的品行是清楚的。其实我应该老早就把自己的弟弟妹妹,亲戚朋友邀请过来一起创业,他们是我最了解的人,我们的家人品质都很好,都很为我着想,现在我邀请了我弟弟、妹妹来帮忙,还有我的朋友们,请优秀品质的朋友们一起来做一份事业,这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我们应该要“举亲不避贤,举贤不避亲”,人才从身边开始发现。
当然也可以走出去,从网络、朋友圈发现更多的人才。孔子的意思就是一定要自己去了解这个人。我们在BOSS上的招聘,是通过网站的形式来邀请面试,但是往往最大的一个弊端就是对这个人不了解,大部分的人判断下来都是虚假信息,都把自己说得高高在上,神乎神乎。当然,优秀的人才也有,那么最后如何来判断呢?不是看简历,我认为是要看到岗后的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态度,这才是了解和判断一个人的最重要标准。也就是马会不会跑就一定要等它上了赛场才知道,这就是了解它了。
如果是要识别一个管理者,那当然要看一个人是不是和团队相处的和谐,有没有很重的私心,并且可以带着整个团队在进步。马云当年在一些高管的选用上他都是把高管扔进团队,看他们在团队中的表现,这是了解一个人是不是可以成为管理团队的重要举措,和团队相处不来就不能用。
一定是自己对这个人非常了解,不是能力问题,而是个人品质。前几天孔子就说了,要选择正直、善良的人来坐上位。要了解一个人,我认为了解的就是这个人的内在品质,能力是可以用将来时来培养的,可以在工作上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就是有一本书《刻意练习》中所讲的,大部分的人都是可以通过练习达到自己想要的技能水平的,包括管理。年龄、身份、性别都不是问题,最重要的就是选择一个品德厚重的人一起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