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后,让孩子忙的不亦乐乎。本来寒假挤出一点时间回家过年,走亲访友,同学聚会,应该好好休息一下,可他怎么也放松不起来。撰写论文,编辑部审稿工作,国自然面上项目书,ppt课件……一环套一环,每项都不轻松,每个都十万火急,不按时完成还交不了差。特别是国自然面上项目,他是第一次申报,近七八十页的文字,需要一项一项的完成。不仅内容多,而且要求有创新点。任务下达后,感到一头雾水,不知如何下笔,思来想去感到头大,真是让他愁死了。
为了能按时完成任务,加班到夜间一两点,对他来说是常态,除夕初一也不放过。妈妈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明知道天天熬夜对他身体不好,可也理解孩子的苦衷。有时还默默地坐在孩子身边,既是鼓励又是陪伴,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在沙发上直打瞌睡,可还是不愿离开。有时实在看不下去了,也会对孩子嘟囔几句,孩子要么不理,心情特别烦时,还会对她发一通脾气。其实,孩子也很心疼妈妈,为了能让她早点休息,到晚上十点多,就骗她说是去休息,让妈妈也早点休息。实际是拿着笔记本电脑,坐在床上继续干。
深夜里,不知有多少次,妈妈去卫生间时,看他房间的灯还在亮着,就站在他门口哼哼一下,他明白意思,会乖乖的说,马上就睡,让妈妈先回屋休息。她走后,孩子该到几点还是几点。有次妈妈为让他早点休息,威胁他说:“如果你天天熬夜,再过几个月退休后也不去你家了,这种生活习惯,我看着心里难受。”本来约定好的计划,妈妈确要改变主意。孩子是个孝子,因为妈妈身体不好,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她接到自己身边,尽可能的多陪伴。为了工作,孩子也没有办法,也拿不出更好的安慰剂送给妈妈,只好说回到我家就不加班了,会按时休息。为了让妈妈理解支持自己,他对她说:“科研人员的脑子必须不停地思考,灵感来时,就不能停下来,必须一气呵成。有的同事,想不出课题,拿不出成果,还会抑郁呢!”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无数个挑灯夜战,最难肯的国自然面上项目书初稿,昨天终于完成了,并提交给业内大佬帮他把关,待修改后,就可以上交国家基金委。
视频通话得知这一消息后,妈妈开心的笑了,还兴奋的对我说,这个周末孩子终于可以轻松一下啦!不出所料,今天真的看到他在微信群里发个照片,一张在公园里,左手扶住盛开的红梅,静静地品味着淡淡的花香,暮然回首,灿烂的笑脸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