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怀德
把君子的品行简说成一个字,那个字应该是德。因此,君子怀德是君子之道的起点。
德是什么?主要是指利人利他,利天下的社会责任感。用通俗的话说,君子首先必须是一个好人。历来说到君子二字,人们立即会联想到学问和风度,而孔子却坚持品德第一。
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朱熹是这样解释的:
怀,思念也。怀德,谓存其固有之善。怀土,谓腻其所处之安。怀刑,谓畏法。怀惠,谓贪利。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
怀德指心存仁德,怀土,指心存占有。怀刑,指心存法禁,怀惠,指心存利惠。按照朱熹的说法,君子小人的差别,根子上是公私之间的差别,以公共利益为念便是君子,以私自利益为念,则是小人。
《礼记大学》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排列,在这个排列中,君子心中的轻重关系分五个等级,第一是德,第二是人,第三是土,第四是财,第五是用。
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大学第十章
这句话的解释是这样,这作为君子放在最前面的必须是道德,有了道德才会有真正的人,有了人,才会有脚下的土地。有了土地才会产生财物,有了财物才能有所享用。因此,道德是本,财物是末。
土是作为物的滋生者而出现的,现在有人喜欢把中国那些只重物不中德的有钱人称为土豪。
周易名言:君子以厚德载物。
历来也有很多富豪行善,可惜他们往往是厚德载物,也就是厚积大量财物,然后浮现一些善形,他们在行动上把主属关系颠倒了。
君子以德,小人以力。
西方近代社会,主要着眼于力。我国当代很多人片面地模仿又变本加厉,把德和力的关系颠倒了。他们崇尚成功,甚至从童年开始就始终弥漫着输赢的符咒,一直贯穿终生。他们所说的成功和赢,也就是荀子所警惕的力,按照儒家哲学,这是一条背离君子之道的缺德路。
德是一个宏大的范畴,比如还有仁义。我们可以把仁义当作德的家庭成员,当作君子怀德这一基本命题的延伸。
仁是软性之德,义是强性之德。
孔子对仁的定义是仁者爱人,于是以后人们说到人总是包含着爱。
至于义,孔子则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什么是义,大致是由德出发的豪侠正道。
君子于仁也柔,于义也刚。
一柔一刚,合成道德,然后合成均值。
君子之怀,蹈仁义而弘大德,小人之性,好谗佞以为深谋。
好谗佞就是习惯于用谣言毁人,热衷于以媚态逢迎,这种人当然应该被判定为缺德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