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莱布尼茨的精神气质与苏格拉底非常的类似,因为他总是热衷于跟别人谈话,尽可能地同情不同的观点,但又随时准备变成一个哲学牛虻,去刺蜇那些自以为在任何问题上都握有全部真理的专家学者。可是问题在于,虽然莱布尼茨天赋超群,但他终究只是一个人,一个人是不可能像一支队伍那样的,他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
所以,莱布尼茨给后人留下了15000份信件,以及无数的未刊稿,但却始终没有写出一部震古烁今的煌煌巨著,比方说,在哲学领域中,无论是他在身前出版的《神正论》,还是死后出版的《人类理解新论》 ,都无法与斯宾诺莎的《伦理学》或者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相媲美,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调和政治、宗教、哲学的“和平研究”
莱布尼茨生前曾经预言:“那些只是通过我发表的作品来了解我的人其实并不真正了解我。”这话的隐含之义是,如果人们了解了他的未刊之作,一定会对他肃然起敬,高山仰止。事实也是如此,比方说罗素就认为莱布尼茨其实创建了两个哲学体系: "他公开宣扬的一个体系讲乐观、守正统、玄虚离奇又浅薄;另一个体系…内容深奥,条理一贯,富于斯宾诺莎风格,并且有惊人的逻辑性。”这个评价听起来非常的尖刻,用今天流行的说法,莱布尼茨就是一个典型的“两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