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文章讲述的是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遭受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费13年时间,用心血和生命写成辉煌巨著《史记》的故事。五年级的孩子能很容易的明白文章的主要内容,也能概括文章的大意。但是由于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在阅读时难以产生主动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学时我采用了这样的方式:
一.晓生平,讲故事。
提前布置预习,查找司马迁的资料,查找《史记》中的小故事,并用自己的话简单的把小故事讲述出来。
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了司马迁不寻常的一生,知道他为什么要写这部《史记》。
讲述《史记》小故事时,有的孩子恍然大悟,原来“胯下之辱”和“卧薪尝胆”都是史记小故事啊。孩子们的兴致很高,讲出了很多耳熟能详的故事:姜太公钓鱼、指鹿为马、纸上谈兵、一饭千金、一字千金、四面楚歌、.......孩子们一边讲故事一边感叹,两千多年前的《史记》中竟然有这么多有意思的故事,还能一直流传至今,司马迁真是太伟大了。
二.抓“发愤”,说感动。
讲故事让孩子们知道了司马迁的伟大,然后我让孩子们交流他们理解的“发愤”的意思,当他们理解是“振作起来,下决心努力”后,我提出问题:“司马迁是遭受了什么打击呢?”直奔第三段,引导学生了解“飞来横祸”,就是突然降临的意想不到的灾祸,也就是文章中的酷刑。然后补充有关司马迁受酷刑的资料,学生明白了司马迁是为了让事实真相大白而蒙冤,他为李陵的辩护使得他受腐刑,对他的身心都是极大的打击。
在“横祸”面前,在“巨大耻辱”面前,司马迁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是他最终下了决心,“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史记》”,是什么原因使司马迁选择了“忍辱偷生”呢?这个问题,学生很自然地联系到了前面的段落。
第一段中:“从小听到的英雄故事”的激励,因为古代英雄们在逆境中发愤有为的故事鞭策着他,激励着他。
“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努力读书。”司马迁可以说是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如果放弃写史记,那满腹的才华就会付之东流,他一定要坚持下去。
第二段中:“父亲的临终嘱托”为了不辜负父亲的嘱托。
第三段中:“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他要死的比泰山还要重,他要活出自己生命的价值。
这就是“发愤”,这就是发愤的原因!
三.谈价值,明道理。
抓住“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谈活着的价值,生命的意义。
人活着就不能向命运屈服,做出有价值有意义的事;不让一生虚度,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司马迁的死就是重于泰山。联想一下很多叛逆孩子的故事,因为老师的批评而跳楼,因为手机而自杀的孩子,那些人的死比鸿毛还要轻。
收获:从了解司马迁生平到讲《史记》小故事,由“发愤”讲到生命的价值,感悟了人物的品质,明白了人生的意义。
不足之处:对宫刑的解释,对于小学的孩子来说是不是适当,有点纠结。没有注意到文章中数字的运用,“2600年的历史”“13年”“52万字”,如果能让学生理解这些数字背后的意义,更能理解司马迁的不屈不挠和《史记》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