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注释】
1)周:亲和。调和
2)比:勾结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与人相处融洽和谐,不会拉帮结派,小人往往拉帮结派,却与众人不合群。”
【理解与思考】
我们常常说“君子”,那么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呢?其实君子的范畴很广,它最早出自《易经》,是治理国家发号司令的意思,后来经过演化有了许多重的含义,比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君子指的是“男子”;“未见君子,忧心忡忡”的君子指的是“这个女子的丈夫”还有指“在上位的人”、“好学者”……举不胜举,孔子始把“君子”一词上升到“士大夫,及读书人的道德品质。”实际上我们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各种好人”。那小人呢?一层意思是说平庸的人,就像孔子认为樊迟是小人,这个绝对不是坏人的意思,如果是坏人孔子早就开除他了,用现在的学校做法叫“劝退”,另一层意思就是说今天提到的“经常动些歪心思,打自己的小算盘,结党营私,的这些不光明磊落之人”。了解了君子和小人咱再继续说“周”和“比”这两个字,“周”,我们形象的讲就是一个圆,把这个圆画全了就是一周,所以“周”表示的含义就是面面俱到,把所有人都照顾到,这样的就是“周”,那么比呢?古代字中的“比”字就是两个人面对着同一个方向做着完全一样的动作,那么“比”就是说的能和我方向、动作甚至习惯各方面都完全一致的人我才去和他在一起,朱熹在《论语集释》中认为,“周”和“比”都有亲厚之意,但“周”公而“比”私,这句话各个文集的解释也有很多,但都是大同小异,我觉得还是朱熹比较靠谱一些。
我们现在再来看这句话的含义:“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在做事的角度上讲就是说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如果考虑的全都是大局,按照所有人利益为先的原则去做事,那么就是君子所为,如果做事只考虑和自己关系比较好,或者和自己有关系的人的利益,这样做就是小人所为。看着这么短短的一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