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让我看到,谈及「传播」渠道不仅仅考虑的是「媒介」的投放,还有自身的传播渠道,创作能够自发传播的广告语其实是在优化自身传播渠道的传播效率。
华杉老师讲道:“广告语不是我说一句话给顾客听,而是我设计一句话让他去说给别人听。为什么?因为不会说给别人听的话,就不能传起来,只是你把它播出去了,它没有传起来。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把传播改成播传。我们找广告公司投放广告,媒介广告公司会给我们讲什么?讲千人成本,讲到达率,就是说你能到达多少顾客,然后每到达一千个人的成本是多少。那么,千人成本在传播的总成本里面,它占的权重是多少呢?比如说是百分之百,那它很重要。但假如千人成本在传播的总成本里面权重只占10%呢?它就不重要了。那它到底占多少?我不知道。那么,在传播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呢?除了到达率之外,我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传达率。就是它能传起来吗?能传给多少人?俗话说,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也就是说它的传达率是10倍。”
这段讲解首先让我认识到写广告语的目的是为了写一句能传播的话。这样做的意义是,自发传播的话能够降低传播总成本。不能人传人的话,就需要传播源头的人一个人一个人去传播,这样不仅效率低,而且成本很高。
其次是让我理解了媒介广告公司所讲的「到达率」和『千人成本』,媒介广告公司在他们的传播渠道进行广告投放,这些渠道中的受众也就是触达者,这些人只能算传播受众中的一类人,而不是所有人。
“千人成本在传播的总成本里面,它占的权重是多少呢?”这个提问让我意识到,大众谈到「传播」时,默认了一个前提是媒介广告在总传播中占比是很高的,基本上画了等号,也就是完全依靠媒介公司的渠道在做传播。
这里忽略了企业或是品牌端自发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可以开拓企业自主的传播渠道进行传播,这也是所有品牌都在运营自媒体的原因。我突然想到了椰树牌椰汁的传播,它的包装是使品牌从海南走向全国,被全国人民所熟知的传播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