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反复出现的学习问题是什么?(作答要求:选一个自己的反复出现的学习问题,如拖延症、不会提问、不会批判性思考等,详细展示)
在积极心理学中,心流状态(俗称心流区域)是一种心理操作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从事一项活动的人完全沉浸在精力充沛,全神贯注和乐于享受的过程中活动。从本质上讲,心流的特征是对某项工作的完全吸收,并因此而丧失其时空感。简单来说,心流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当你在极度专注时,完全沈浸其中,效率和创造力提高,让你忘记时间、忘记饥饿、甚至忘记所有不相干的身体讯号。但坦白来讲,即使进行了相关的知识学习,好像在日常学习中也比较难以践行这样的概念,效果不佳,本身的拖延症比较严重,这就必然导致学习效率和最后的学习效果有一定的预期落差。
(2)针对我的上述学习问题,基于课程知识,我形成了什么原则?(作答要求:基于课程知识,找到自己学习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形成应对原则;脱离课程知识分析原因,意味着缺少理论支撑)
前情回顾(课程知识支撑):自身在学习过程中拖延症的加重,本质原因我认为是在学习中很少长时间处于心流状态,并没有对自己的课程学习完全吸收,并因此而丧失其时空感,降低了效率和创造力,那么此时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形成心流原则。
报告1和报告2我进行的原则制定分别是“天台吹风”和进阶版的“天台吹风+电子产品的介入”,但经过实践检验,进阶版的效果并没有基础版的效果来得好,证明了我还是太高估自己的自控力…因此为了弥补上次的失误,我决定按照最开始的报告1中我预设的原则,加入新的原则辅佐“奖励与惩罚机制”,目的是为了提升先前原则的效果,也是通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来鉴证新原则是否符合我的实际,我打算在奖励与惩罚机制中填入我最爱的电竞元素,如果没有在规定的时间里高效地完成任务,那我将接受机制中的惩罚项
(3)我是怎样检验上述原则的?(作答要求:展示自己检验原则的具体过程,要求有时间、地点和具体的原则,说清楚自己之前的做法和优化后的做法,并说清楚原则检验结果等)
时间:4.25
地点: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逸夫图书馆
具体的原则:进行奖励与惩罚机制,如果在自己规定的时间里高效地完成了任务,那么奖励自己晚上可以玩一个小时的游戏,反之就要取消掉未来两天的娱乐活动
原则检验结果:今天在逸夫图书馆进行中国法制史的复习,计划在一个半小时内复习完魏晋南北朝的法律,采用番茄闹钟进行时间的考量,前45分钟复习效率还是很高的,在前两篇报告的原则加持下,感觉自己的拖延症有了很好的解决,后半部分的45分钟开始逐渐脱离了心流状态,为了更高效率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不至于接受“惩罚”,我使用了之前的“天台吹风休息”原则,让自己迅速从一个疲劳的状态恢复过来,很快就投入到后45分钟的学习当中,终于在前7分钟完成了自己的这份学习任务!放在之前,这些复习量是我要用将近2个小时的时间去完成,现在在原则的加持下竟然不到一个半小时,保质又保量地完成了这件事情,不可思议!
(4)如果原则有效,我还想怎样用上它?如果原则无效,我该做出怎样修订?(作答要求:如果原则有效,要说出下次原则应用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如果原则无效,说出修订后的原则及检验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原则是有效的,但是奖励与惩罚必须结合实际不能操之过急脱离实际,这样反而物极必反
下次运用的时间:5.2 地点:笃学A604
本文是【大学生学习思维认知与元认知】课程作业,作业类型为“原则生成报告”,指导教师为张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