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感到疲惫不堪,用亚健康这个词来形容我们的状态最合适不过了。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其实这样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
在过去,我和你一样,也经常感到乏力,但是经过1年的精力管理实践以后,我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这出乎我自己的意料,同时给自己朋友圈带来了很多正能量。
目前阶段,主要还是要强化这些精力管理习惯,让这些习惯内化于心,外塑与形,希望自己以后即便不用动脑,也会成为自动触发的行动。
我自己的心得体会,就是,我们的精力不仅可以管理的,而且还可以刻意锻炼出来。
这就像健身一样,刚开始你可能只能做10个俯卧撑,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你的胸肌会变得发达有力,可以做到远远超出10个以上的俯卧撑。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和经历。
下面我讲一讲,我是如何进行精力管理的:
我的晨间活动
晨间必做清单:坚持早起,适量运动,自己做饭。
我一般会在5;30-6:00之间起床,会按照自己的行动清单,执行自己的晨间计划。每天早起,让我更加自信,觉得自己已经赢在起跑线上了,胜卷在握,当然这只是一种感觉,不过这种感觉很好。
第1件事,当闹钟响起以后,我会立即起床。我会故意把闹钟放在客厅里,离床越远越好,因为怕影响家人休息,我必须强迫自己起来把闹钟按掉。
起来以后,走到厕所洗个冷水脸。洗完脸以后,接着我会上厕所,在这个过程当中会朗读唐诗三百首,以此培养自己对语言的敏感程度,要求也不高,一般就是每天一首。
第2件事,我会坐在客厅看书。要看得书在前一天晚上就准备好了。早上这段时间是唯一属于自己的时间。我希望利用这段时间,刻意做一些提升自己能力的事情。
正因为这段时间的利用,我现在一年可以阅读50本左右的书籍,这是之前的我想象不到的。精力管理的理念,也是我晨间看书发现的,这段时间看书和思考的收获远不止于此。
第3件事,我会喝一杯温开水。看似简单的动作,其实每天能够做到也是不容易的。
每天早上喝水,其实也是有其科学依据的,因为我们晚上一直在睡觉,水摄入量相对就少了,早上一杯水把我从睡眠当中唤醒,告诉自己新的一天开始了,要精心计划,干出成效。
第4件事,我会在看书的间隙做俯卧撑。一般情况下,一天当中,除有氧运动计划以外,我会要求自己做100个俯卧撑,100个卷腹、1分钟靠墙静蹲。这3个项目,我会分配在一天时间当中一个一个完成。
现在,对于这些运动量,我是一点负担都没有,我还经常会发到朋友圈进行分享。主要也是为了获得大家的肯定,从而更好鼓励自己坚持下去。
很多朋友在朋友圈看到我坚持打卡,对此相当惊讶,也有朋友收到我的启发,也开始进行有规律的运动,这是我没有想到的。这也是我坚持下去的重要原因。
第5件事,我会自己准备早餐。我自己喜欢吃面食和包子,不过在学习精力管理过程当中我发现,这些早餐虽然好吃,但并不科学。
现在,我会选择营养含量高热量低的食物。主食就是麦片,再搭配一些坚果、蓝莓和酸奶。说实话,这些食物远没面条包子可口,不过为了完成精力管理目标,我愿意克服自己脑子第一反应(嫌弃),而选择更加对身体有益的食物。
我的日常工作
日常工作必做清单:设置番茄钟、听书、冥想、数呼吸、反思日记。
在坐班车的过程中,我会收听“得到”上的课程。因为本人上班路途相对远,我要求每天来回的路上收听同一个课程,强化记忆。在通勤的过程中,我会顺其自然,假如想打瞌睡就打瞌睡,因为上班的路途实在漫长,坐车很容易累,在车很容易发困。
当然,在坐车的过程和等车时候,我都会要求自己思考一下当天的主要任务。以前,我会要求自己计划好3件事,但是实践一段时间以后自己经常无法按时完成任务,现在我只要求自己每天想好和做好1件事情就好了。我想以后等自己能力增强后,再给自己提出更高的目标。
到了公司以后,我就开始写自己的反思日记,反思前一天自己如何度过的,哪些事情做得好?哪些事情做得不好?刚开始这段时间很难熬,现在倒是很享受这件事情。
确实通过反思日记,自己发现很多自己犯的错误。这些错误经常让我自己惊讶,因为很多错误如此低级。可是我就是犯错了!原来自己那么愚蠢啊!
如果你知道一件事情能让你进步,相信做这件事情会让你停不下来。写反思日记,就有点停不下来的味道。当然这个过程并不轻松,要经常否定自己。但是,在我知道错误+反思=进步这个公式以后,我更加义无反顾坚持下去了。
开始上班以后,我会设置番茄钟,以此约束自己的注意力转移。一旦设置好番茄钟以后,自己就会强迫自己远离手机,全力开始最重要的工作。
我们经常不愿意开始一项新的任务,但是其实一旦开始,我们是可以一直做下去。番茄钟可以有效让你度过刚开始那段抗拒时间,克服我们的拖延症。我们是做不到完美的,所以可以先完成任务,然后再去追求完美。如果在一开始就追求完美,就会有准备过度的倾向,从而迟迟未采取行动。
午饭时间
午饭的时候,我会可以提醒自己尽量选择一些健康的食物。我们公司食堂还是相对健康的,会经常推出水果和粗粮。我一般第一时间选择粗粮,放到餐盘里,占据餐盘主要空间。
这样从餐盘的空间上阻止自己选择更多的菜品。落座以后,我首先吃大量的蔬菜,蔬菜一般会用点调料拌匀,这样更容易下胃。吃完蔬菜以后,就会选择吃鸡肉鱼肉等荤菜。
最后,才是主食,主食主要选择番薯玉米之类粗粮。
午睡时间
经过早起看书,以及半天强度的工作以后,自己在中午通常会略显疲惫。为了更好的提升下午效率,我会选择休息30分钟。在午睡前,会练习冥想练习,数自己的呼吸,通常情况下很快就会睡着。
即便睡得很香,我还是给自己30分钟休息时间,因为如果午睡时间拉长,下午精神状态反而不好。我宁可选择,在下班回去的路上打瞌睡。
临近下班
在临近下班的时候,我会回顾一下今天的工作,看看做了什么,有什么产出,有什么遗漏等。这个过程最多10分钟,这是一天行动清单里必不可少的闭环动作。不过这个规定动作,自己经常忘记掉。
其实这个回顾是非常关键的。就好比是你的期末考试,测试知识掌握程度一样,这10分钟就是对自己当天精力管理的回顾和反思。
下班回家以后,第一,尽量把所有时间给家人。我们工作的每一天都是形色匆匆,留给家人的时间其实并不多。尤其是到了晚上,自己其实已经是精疲力竭,特别想一个人待一会儿。
这个时候,一定要把节奏降下来,有意识的提醒自己不要浮躁,数数自己的呼吸,找一些轻松的事情来做,为新的一天积蓄能量。工作和生活要有界限,休息这不会耽误工作,反而可以促进效率。
要知道情绪对精力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在家庭生活寻找到生活的意义和快乐,那么对于精力管理来说就是能量的加持。
第二,一定要有意识放慢节奏。现代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内心都不经意受到外界的影响,心态比较浮躁。浮躁其实是一种心理活动,如果我们正视它,面对它,其实也没有什么要紧的。
我不断告诉自己,在家里,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都是不急不躁。即便洗碗拖地,我也会告诉自己,这不是浪费时间,这是冥想修身的一部分,我会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手头工作上。
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不把家务当做家务,把家务当做一种静心的修行方式。
第三,为第二天的生活和工作做好准备。在睡觉之前,我会把明天早上要喝的水,看得书,都提前准备好。放在书桌上,台灯下。这样第二天起来,就不用浪费自己的心智决策能力了,可以坐下来马上就可以投入自我提升阶段了。
第四,有意识的数数自己的呼吸。因为家里有2个孩子,需要去沟通和照顾。但是小孩的逻辑和我们相差很大,精力也是无穷的。如果你是在应付孩子,那么你会感觉非常累。
因为白天都在工作,所以自己比较疲惫。在孩子沟通过程中,自己经常会没有耐心。每当这个时候,我就要求自己数数呼吸,去体察当下心情,看看如何做出最好的反应,不断告诉自己,这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
这个过程并不简单,因为白天工作已经很累。
第五,认真执行睡前仪式。好好的刷牙,慢慢的洗脸,把这些洗漱活动当作一种锻炼自己正念的仪式。如果在冬天,我会给自己泡脚的时间,这样做有助于睡眠,能提高睡眠质量。
晚上,最主要的认知,就是要慢下来,融入到我们家庭生活中去,千万不要着急,要学会享受当下生活。我经常要启用自己元认知告诉自己,这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
以上就是我的一天行动清单,执行快一年了,这一年的刻意锻炼带给我太多正向的变化,提升了我的幸福指数。这是在一年之前的我想象不到的,自己不仅获得生活幸福感,而且自己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我们的精力不是天生就有有的,而是需要我们进行有效的管理的。
一个人的精力充沛与否,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幸福指数。
不过,我们要清醒认识到精力管理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
要深刻认识到精力管理有其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在实践中总结完善,在总结完善中向高段位提升,形成稳中求进,迭代升级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