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8日 星期日
湖畔书苑·唐诗雷
革命之光 青春之华
这一天,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我们来到了荫平镇光华村,探寻烈士的足迹。村口矗立的“光华村”村碑铭记着先烈们的英雄事迹,经历百年依然屹立不倒的“李光华兵工厂旧址”承载着那段悲壮的革命史。
在硝烟弥漫的年代,人人自危,富户仗势欺人,百姓苦不堪言,29岁的李光华在目睹了无数反动统治阶级欺压剥削人民的残暴罪行后,怀着追求光明的革命激情,毅然投笔从戎,辞去报酬优厚的蚕桑学校校长职务,加入了川军,并先后担任过排长、连长和团长。
1927年4月,风云突变。国民党反动派向革命者挥舞屠刀。重庆、武汉、上海、广州等地的共产党人、革命群众惨遭杀戮,革命处于低潮,共产党处于最困难时期。革命者的鲜血,擦亮了李光华的眼睛,他决定挣脱枷锁,重新探索一条革命之路。他冒着危险,带了一些武器回到家乡,不久,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共梁山县委直接领导下从事革命活动。他发动群众,组织农民武装,成立民团组织;他收集武器,开展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不断扩大发展队伍;他惩富济贫,拯救贫民于水火......
1930年7月29日拂晓,太平乡处处寂静无声,东方天际朦胧地透出亮光。突然,太平乡的各个山头上,20多支军号发出紧急集合的号声,打破了山乡的宁静。山乡沸腾了,不到一小时,方圆10多里的400多名民团壮丁,全部集合起来,李光华率领队伍向东南方向进发,在梁山与忠县交界的大梁子,与共产党员王一贯、李维率领的龙沙乡民团300多人,共产党员石怀宝、蔡奎率领的虎南地区游击队600多人,胜利会师并在忠县黄钦坝成立“四川工农红军第三路游击队”,一路东征。8月3日,游击队在忠县黄泥垭智胜反动民团的阻击;8月6日,游击队从石宝寨顺利渡过长江天险,到达石柱县的西界沱与共产党员秦伯卿率领平民革命军会合;他们翻越方斗山,登上月儿山,驻扎在西乐坪。8月15日,游击队遭到了张晓平带领的反动民团的围剿,在突围过程中,李光华遭遇敌人埋伏,与弟弟李次华一同被俘。在被关押的一个月中,敌人软硬兼施,面对诱惑,李光华嗤之以鼻;面对酷刑,李光华宁死不屈。9月21日,李光华被反绑着双臂走向刑场,在浩荡奔流的长江边英勇就义,年轻的生命永远停留在34岁,行刑前,他高声吟诵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慨然赴死。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走进“李光华兵工厂旧址”,我仿佛看见那个意气风发的身影在专注地锻造、修补兵器,他的眼神坚定且有神,我想,在迸溅出的火星中,他看见了一个和平、强盛的国家,一个光明、幸福的未来。站在“光华墓”前,我深鞠一躬,在心里对34岁的李光华说:“这盛世,如您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