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
有些人下“苦功夫”,坚持日更,每天输出观点,苦不堪言;
有些人下“巧功夫”,追求爆款,一爆吃三年!
更多的人是处于矛盾之中,日更嫌苦,求爆不得……
如果你也处于矛盾之中,如果你想把这件事长期做下去,不妨站在粉丝的角度想一想,什么样的内容是他们所需要的。
1、敬畏用户
《长期主义》这本书是亚马逊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杰夫·贝佐斯所著,此书一出版就被樊登、罗振宇、冯仑等联袂推荐。
书中刊出了自1997起起,至2019年共23封“致股东的信”,其中不止一次提到“关注用户”。
我们力图打造全球最以用户为中心的公司。用户是敏锐而明智的……我时常提醒我们的员工要心怀危机感,每天早上要战战兢兢地醒来,不是惧怕我们的竞争对手,而是敬畏我们的用户。
所以,如果你想要流量,那么先问问自己:
我想要的,是观看量?还是粉丝量?
是要精准粉丝?还是要泛粉?
如果想获取来的用户是相对精准的,那么就基于我们目标人群去创造他所想要的内容。
所有用户的行为都是有原因的,所有行为的背后是一种心理行为,人类不会做无意义的事情,人的所有外在的动作、行为,都是内在的显化。
为什么抖音、今日头条、视频号等各个平台的推送算法那么厉害,就是给了每个人一套标签系统,同时基于一套算法加一个心理学的沙漏模型组合在一起,产生了他强大的推荐逻辑。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过往产出内容的数据,和与他人“爆款”视频的对比,去探究“用户心智”。
为什么会给这个视频点赞呢?
为什么这个视频看几秒就划走了?
为什么这个视频会完全看完?
为什么看完这个视频,他会保存下来去转发?
为什么这个视频他会偷偷收藏?……
2、精准流量
深入了解了我们的用户是谁,我们就可以在很多地方去抓到他。
获取精准流量的核心,有两个心法:
心法一:流量是由内容产生的;
心法二:通过定向内容,来定向流量。
无论是短视频时代的今天,还是未来的某个新平台,只要需要流量,那么这两句心法就亘古不变。
如果理解了这句话,就不用担心没有精准流量。
如果你有了1万个精准粉丝,你的变现能力一定比那些百万粉丝大V更强。所以如果我们所需要的是“精准”,那么我们的一篇文章,一个短视频能够带来几十个流量,而且是精准的,持续去做,比那些爆款牛逼多了!
刘润老师也在他的一篇公众号中提到:
“从0到1,从1到1500,从1500到更多,是在打地基,地基打得足够扎实,影响到的人就更多。”
在不断的创作过程中,你会越来越准的把握住用户的想法和需求,就会打磨出更佳的内容,同时有足够的粉丝基础,再产出的内容就非常容易成为“爆款”,因为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兢兢业业,功不唐捐,练好了基本功。
这时候,所谓的“爆款”,只是概率的问题。
量变产生质变!
先通过“日更”下苦功夫,把数量累起来,经验累起来,对用户的需求把握更精准,然后,才更容易出现“爆款”。
3、迭代发展
《长期主义》一书中记录了贝佐斯在接受《名利场》杂志采访时说的一段话:
公司的核心在于对用户痴迷。专注于用户的好处是用户永远不会满意。他们总想得更多多,因此也会带动你前进。
三十年前,如果我们要积创业,要积累用户,就必须要开设线下门店;
十五年前,如果想实现产品销售,当时的风口是淘宝开店;
现在,用户的消费习惯正向在直播间购买的方向转变。
所有的这一切,也迫使着每一位自媒体创业者不断去适应用户的选择和习惯,调整自己的方向。
专注用户,才能让自己的精准流量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