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尔曼娜·斯塔尔夫人是一位非常卓越的女性。她的父亲是财政大臣。20岁时她就嫁给了塔尔·侯赛因男爵。虽然身为女性,她却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及坚韧刚毅的性格很好地平衡了。各方面的关系不仅从事文学创作也进行积极的社会活动。不过由于她非常自由主义,所以几次遇难不得不离开法国流亡。在国外的旅行期间为她的创作提供了很多的素材,完成了《柯丽娜》《论德国》和《10年流亡记》等作品。
1803年10月,她在本杰明·康斯坦的陪同下前往德意志,途经梅斯、法兰克福后到了魏玛。在这里她遇见了当时重要的思想家歌德、席勒、维兰德和郝尔德。受他们的影响她开始研读德意志文学的重要著作。还受到卡尔·奥古斯特公爵的接见,并被引见给一位有思想的老夫人安娜·阿玛利亚,这位夫人是稀有书籍的收藏家。在魏玛的生活在愉悦的学术性对谈以及充满深度的思想交流中度过,所以当她不得不离开的时候非常遗憾。
之后她去了意大利待了整整6个月。在忠实的日内瓦同伴、历史学家西蒙斯蒂陪同下跟三个孩子及家庭教师施莱格尔一起从里昂乘坐轿子出发,经塞尼山口翻越积雪的阿尔卑斯山后到达米兰。斯塔尔夫人热衷上流社会的生活和艺术当时极有声望。而真正让她感到旅行全部意义是永恒之城罗马。她被当作文化名人受到热情接待,出入高级神职人员的文化圈子。她还遇到了老朋友歌德和语言学者威廉·冯·洪堡,并且拜访了艺术家安吉莉卡·考夫曼,对方立即为她画了一幅肖像。她还去了那不勒斯湾和圣卡洛剧院,走遍了维吉尔在《埃涅阿斯记》中述的神秘之地。对于那不勒斯人的日常生活观察为她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之后她去了并不太喜欢的威尼斯,因为那里到处是土耳其人,希腊人和亚美尼亚人。
为了完善对德国文学的了解,她还去了奥地利。在因斯布鲁克停留并参观了多瑙河畔的梅尔克修道院,在这里她还被引荐给了皇帝费朗茨一世。原本她在卢瓦尔河畔肖蒙城堡定居,后来发现自己的书在法国被禁于是不得不再次逃到瑞士。她放弃了属于自己的地产,还有原本精心打造的城堡,那里曾是欧洲文化生活的圣地。踏上流亡之路后她也曾经想过去美国,不过最后还是经过奥地利,俄国,瑞典到达英国。因为这段路相对比较安全。
在经过了超过10年的流亡岁月和一年的旅行之后,斯塔尔夫人在18 16年重返巴黎,第2年离开人世,那也是她51岁那年。斯塔尔夫人有许多画像存留,今天人们可以通过这些作品认识这位不知疲倦的旅行家,她描绘旅途中陌生人的生活方式,不仅是从文学上,还从政治政治维度宣扬无国界欧洲的理念,这也让这些旅程有了非凡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