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自称是炎黄子孙,并引以为豪,那为什么我们会自称是“炎黄子孙”呢?“炎黄”中,“炎”指的是炎帝,“黄”则指的是黄帝。
炎帝和黄帝都是原始部落的首领,阪泉之战,黄帝战胜了炎帝,两部落合二为一,形成了后来的华夏族,延续至今就成了我们中华民族,而炎帝和黄帝也被我们尊为“始祖”,我们也常常自称是“炎黄子孙”。
那么我们为什么又被称作“黎民百姓”,“黎民百姓”或者“平民百姓”,通常指的是一个社会阶层,指普通老百姓,与贵族、达官显贵相分开的。而为什么称为“黎民”,这就牵扯到另一个远古部落——九黎族。
九黎族和炎帝、黄帝所在的族群一样,都是繁衍生息在神州大地上的众多部落之一,九黎族在蚩尤统治时期,实力颇为鼎盛,曾经打败过炎帝部落,后来在逐鹿之战中败给了以炎帝和黄帝为首的联盟,
各部落在相互攻伐的过程中,也不断融合,黄、炎两个部落为首的联盟,是由大约100个氏族构成的,因此统称“百姓”,而战败的九黎族族人则称作“黎民”,这也就是“黎民百姓”的由来。由于九黎族作为战败方,“黎民”的早期地位是不如“百姓”的,百姓通指有姓氏的人,而黎民则有些类似于奴隶。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族世袭制的破坏,土地私有制的出现,“百姓”的地位有所下降,“黎民百姓”才变成了普通平民的统一代称。
所以,炎黄子孙是我们华夏族的自称,也代表着一种历史传承;
而黎民百姓,则是对普通百姓这一社会阶层的统一称谓,多出于官方和贵族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