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同父母的七次谈话
同父母的谈话5
您要珍惜孩子心中对高尚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同父母的谈话6
要珍惜人之爱
您要善于珍惜与尊重、赞美与完善人与人之间的爱,这是人类精神最细微也最奇妙,最温柔也最强烈,最脆弱也最坚强,最聪慧也最宝贵的财富。
列夫·托尔斯泰所写:“教育孩子的本质就是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本身就是影响子女的有力手段。”
第二章 谈谈家长的教育素养
要教孩子学会思维
——与父母的座谈
智力的物质基础是大脑。这个基础恰恰是在母亲腹中形成的。特别是在孩子智力发育期,童年与童年的健康有一个可怕的敌人,这个敌人的名字就叫父母酗酒。酗酒者生下来的孩子,往往在其大脑半球皮层发育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和异常。如若生下残疾儿,无须是酗酒成性者,只要是父亲或母亲曾有一次喝得烂醉就足够了。父母酗酒时,会给胎儿残留可怕的“酒精综合征”的痕迹。一般情况下,这些偏差和异常都将会在孩子的身上明显地反映出来。甚至可以说,孩子还未出世,就注定要影响智力发育;症状轻一些的孩子也会思维迟钝、记忆力薄弱。这些孩子终生都要承受父母的轻率行为给他们带来的痛苦后果。
为什么要说这个话题呢?很遗憾,因为我们这里就有由于父母的酗酒导致智力发育受到种种损伤的孩子。在我校某班有个少年,就是酒鬼的儿子。他是个不幸的人,无论用何种教育手段,都弥补不了父母对自己孩子犯下的罪过而造成的后果。这个少年费尽艰辛才学会写作文,到了五年级才第一次独立去解算三年级时该学会的、不复杂的习题;他刚学到的规则,两个小时后就一点儿也不理解了;读到习题的末尾,就不记得开头。记忆力差,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就这样去形容智力发育的缺陷。究其根源,是脑半球皮层细胞深度硬结所致,所以来自周围世界的信息只能以缓慢的速度通向细胞,又不能像在正常细胞中那样进行加工。对此,任何治疗都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通过教师们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才能在某种程度上使孩子的智力发育有所改进。不过,坦率地说,只有百分之一的教师具有做这样工作的能力。
孩子认识世界之路开始了!您要利用一点一滴的空闲时间去帮助孩子在这条路上一步一步走下去。和他一起走进田野、走进森林、走到池塘岸边。即使在那不引人注目的、长满灌木丛的山沟里,也会藏有令人惊叹的东西,只要您善于发现它,就会把它展现在孩子面前。当孩子感受到那些惊讶、惊奇、令他难忘的时刻,正是他求知思维升腾的时刻。
在那一瞬间,孩子的头脑里会涌现出一种惊人的东西,即在思维细胞之间产生出极其精细的相互关联的纤维。周围世界在孩子面前展现出的事物和现象越多,他所看到的不理解、神秘的东西就越多。为什么夏天的太阳总是高高地悬挂在空中,而在冬天就低下去了呢?为什么高大的橡树上结出的是小小的橡实,而在小小的细茎上却能生长出大大的西瓜和南瓜呢?为什么会有闪电和雷鸣?为什么在冬季,一些鸟会飞到暖和的地方,而另外一些鸟却留在我们这里过冬?孩子在那无与伦比的旅行中,时刻会提出成千上万个类似的问题。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走进学校后就越聪明,眼睛就更明亮,记忆力也就更敏捷。您要成为自己孩子智慧的培育者,要教他学会思维!
谈谈家长的教育素养
六至七岁是对孩子进行更加系统化教育的时期。如同去年一样,为了孩子的思维发展,组织他们去接触大自然。此外,还要教孩子们阅读,方法是把阅读与游戏紧密结合起来。等到孩子们入学时,他们已能掌握初步的阅读技巧,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在校时进行内容丰富的、多方面的发展思维的工作。
第三章 对待孩子:要小心!
谈谈父母的权威
父母的权利,只有在他们的要求是旨在去培养未来公民的条件下,才能正确地实施。从教育观点来看,父母的要求首要的是必须合乎情理。当孩子们长大成人后,懂得这些要求的合理性,就会对父母的这类教导怀有感激之情。
父母在实施自己的权利时,必须细心谨慎地对待孩子的内心世界。每一对父母都应当知道、感受到这种权利的极限在哪里,大人们不能贸然干预孩子们的“隐秘世界”。每个孩子都可能有自己的隐私,这多半与游戏、同学、友谊一类有关。大人们对孩子隐私干预得越少,孩子的“秘密”也就越少,他们对大人也就越坦率。
有些父母常常给孩子定出条条框框。比如说,可以和哪些孩子交朋友,不可以和哪些孩子交朋友。这是不正确的。父母的责任不在于“禁止”或“允许”和谁交朋友,而在于委婉地去帮助孩子正确地建立友谊。孩子越大,其私生活的世界就越宽,父母直接干预的范围就越有限。幼小的儿童能天真地对父母讲出自己的所有秘密,然而到了青少年时期,再让孩子打开自己的隐私世界就会越难,他们对父母直接干预的企图也会更敏感。
这就需要父母彻底改变自己的态度,尊重青少年的个性,并承认他们有无可争辩的隐私权利。这样一来,无论孩子长到多大,父母与子女之间都不会疏远。
父母的权威取决于诸多条件,其中最必需而又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正确地、巧妙地使用父母的权利。父母的权利,不只是一种权利,而且也是一种艺术。
要爱护孩子心灵的纯洁
真正的思想教育,是把思想体现于活动、行为和斗争之中。思想只有把个性、个人兴趣、愿望、追求和意向融为一体时,才会成为儿童心灵中最珍贵的信念。为了使孩子心灵中没有恶之地,就应该用自己的行为举止去确立善。
第四章 我们要在孩子身上延续自己
要在儿子心中留下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