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驱动》-周岭
第六章第一节
1.判断一个人认知觉醒的三个层次:
一是“愿望觉醒”,即一个人从不知道要变好到想要变好,从“浑浑噩噩”的状态转而开始对“美好生活”有了强烈的向往。
二是“方法觉醒”,即一个人从不知道怎么变好到知道怎么变好,其行动力从盲目的毅力支撑升级到科学的认知驱动。
三是“目标觉醒”,即一个人开始寻找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努力去做成一件或多件对自己和他人有用的事,让自己成为一个很有价值的人。
这三次觉醒是渐进的,越往后,成长就越大。最终,我们应该致力于达成这样一个终极目标:至少主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
2.主动做成一件事,是在没有外力的要求下,自发地做一件事,并让它成为自己的一部分或形成一定的影响力。也就是,想养成习惯,那就让习惯成为自己的一部分;想培养技能,那就让技能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3.培养的技能应具备以下属性:
①有“价值”(三五年,甚至更久之后都有用);
②能“利他”(解决自己和他人的痛点,是带给世界极度的美);
③可“复制”(正反馈,无限可能);
④要“跨界”(独特优势)。
4.目标应该被“写下来”——写清楚它是什么,以及它对自己的意义和关联,这点十分重要。确定目标时,只选择最重要的一个目标,然后集中心力去做成,避免急于求成,贪多嚼不烂。一定要多问自己这个问题:“我做哪件最重要的事之后会让其他事情变得更简单或者不必要?”在行动之前我们还应该花时间思考做这件事的意义与好处,将这件事变成自己的刚需。思考和行动的时候别忘了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主动进行身份建设,时常提醒自己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5.潜能大师托尼·罗宾斯说过,人的驱动力分为两种:逃避痛苦和追逐快乐。痛苦不是我们永远的驱动力,也不应该是永远的驱动力。我们借助痛苦起步,但目的是远离痛苦、奔向喜悦,比起被动的痛苦,人生更高级的驱动力是主动的喜悦。一个聪明的成长者一定会提前布局,借助已经拥有的无压环境,积极探索新的人生目标,从内心出发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自己在喜悦的激励下继续创造新的价值和成就。
6.有一个实验:把6只蜜蜂和6只苍蝇同时装进一个玻璃瓶里,并将瓶子横放,瓶底朝着窗户,观察它们谁先飞出去。结果6只勤劳的小蜜蜂一次次地撞向瓶底,试图从这里飞出去,直到筋疲力尽,奄奄一息。而那6只苍蝇可不管什么瓶底和瓶口,它们只是在瓶子里乱飞乱撞,结果不到两分钟便纷纷从瓶口逃之夭夭。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就个人成长而言,我们也应当扬长避短:在刚开始进入一个新领域时主动开启“苍蝇模式”,让自己尽情地试错,这样才有机会找到“出口”;一旦找到“出口”,我们再主动调成“蜜蜂模式”,全力奔向自己的人生目标。
上篇:多维,人生成败的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