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兴,团子是旧时农村过年时必吃的一道传统美食。
可是,我六岁之前的家一直在漂泊。到了1972年,父亲被调派到大浦小学任教后,这个家才安定了下来,才开始有机会做团子。
做团子的第一道工序是牵米粉,牵粉借用的是凤凤阿姨家的工具,凤凤阿姨是学校的厨师,也是个热心肠。我的两位姐姐并排站在石磨前,推动着丁字型木架的横端,带动着石磨"呼噜、呼噜″的转动。凤凤阿姨坐在石磨前,一边往石磨眼里"奥"着米,一边收拢着牵出来的粉。
一家粉最少要牵半天磨,这对两位姐姐来说绝对是件苦差使,而我却很向往。那个时候,在大浦有首牵磨的童谣: " 牵砻、掸磨、扭扭卬, 馒头烧饼送外甥,外甥伢伲没牙齿,吃到一堆烂狗屎。″
等粉全部牵好,就要开始做馅心。我家团子万年不变的四种馅心。白团子是青菜肉馅和萝卜丝肉馅;绿团子是红豆细沙馅和芝麻花生馅。
食材准备好后就忙着剁馅,剁馅时我们姐弟四人一齐上阵,排队轮流。开始时菜刀上下翻飞、错落有致,到后来两把菜刀只听到一个声音时就要赶紧换人。
做团子一般安排在春节前的一个星期,村民家是排日子轮流,互相帮助。我家都是请凤凤阿姨带着几位邻居一起来帮忙。
当然,之前必须先揉粉,水要烧的"笃笃滚″,不然揉出来的团子就会没韧性。煤球炉就放在了面缸边,水烧开后立即往里倒,一秒钟多不能耽搁,然后拿双筷子使劲搅,让粉和水充分搅拌均匀。
揉粉是家中男人的事,爸当仁不让、哥屈居第二、我敬陪末座。当然,我揉粉纯粹是"凑道忙″,当不得"正菜″。
等粉揉好醒好后,再把粉团搓成棍状,然后象摘棉花一样摘成一个个小团。
终于可以开始做团子了,大家围坐在一起,家长里短聊的热火朝天,两只手却丝毫不停歇。先用手心把小团揉光,再用大姆指一边掐着小团的中心、一边转动。慢慢的,小团就成了一个好看的小碗。装上馅料后,一手托底、另一手打边,团子就做成了。重点是要揉实也要揉的高些,因为团子蒸熟后会自然下塌一点。菜肉馅团子做的最多,萝卜丝馅团子上面要捏个"尖拱顶″。
细沙馅团子是圆圆光光的;而芝麻馅团子上要掐上一个"鼻头",它俩都是绿色的。这绿色不是色素,而是江南地区特有的一种植物~绿苎头。大多数农户会在自留地里种上个几棵,等八、九月份时收上来腌制准备好。
团子做好后会余下些粉团,这时,妈会把它们全收拢起来,搓成细长条,再一条条络起来,用筷子在中间一压,做成夹色糕。夹色糕红绿白掺杂,颜色鲜艳,让人看了分外有食欲。
后面的灶间则是一片火热的世界,这里是爸的领地。灶膛里,老树桩被烧得火红,火苗随着风箱的拉动一闪一闪的飞舞。
一会儿,大铁锅里的水就已经沸腾,温暖的雾气在房梁上缭绕,可以上笼了。把排着团子的笼屉搁在锅上,加硬柴烧旺火,大约十余分钟后,你就会发现笼屉周围原本散着的蒸汽变成了一条向上的直线,这时的团子就大攻告成了,蒸的时间如短了会不熟;蒸的时间太长团子就会"时"。
刚出笼的团子特别香、特别软,第一笼团子出笼后基本上是不会有剩下的,我们不把肚子吃撑了是绝不罢休的。
等热气渐渐散去,团子会变得"笋光杀亮"。留下近期吃的,妈把余下的团子屁股对屁股一合就沾在了一起。
翻出家里的大瓮头洗干净,把团子一对对存放在瓮头内,然后盖上厚厚的塑料纸,如瓮内留有间隙,爸会用稻草搓出一条长长的草辫子,把空隙塞实,然后把瓮头倒着合在一个盛满水的盘子内,这就是那个年代的简易冰箱了,是团子最好的保鲜办法。
过年期间,每天的早晨,爸会起得特别早,烧团子他最起劲的。我们还懒在床上时,爸就会让我们报吃的团子数,团子煮好后就捂在锅里。每天的早饭就是团子搭呱唧菜,这是定式、也是绝配。
马上又要过年了,我又想起了团子;想起了团子把家人们团在一起的那个温暖时光。
东氿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