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带娃逛超市,看到一个四五岁左右的小男孩在央求父母买玩具车,妈妈在旁边几次劝说:“家里已经有很多玩具车了,不能再买了,再说这个款式前两天刚买了一辆,你都还没开始玩……”男孩完全不理会,一直发脾气说,要买,要买。孩子的父母尴尬地站在原地,最终爸爸禁不住他坐在地上一直哭闹,一边答应着说:“好好好,买。”一边拿起玩具抱着孩子前往收银台。这样的场景太熟悉不过了,是不是?做父母的都遇到过孩子的不讲理,想要什么就力争到底,不得到不罢休。
网上曾有过这样的视频,面对孩子的撒泼,年轻父母淡定地喝着奶茶,守在一旁静静等待孩子自己冷静,主打一个不娇惯、不宠溺,谁还曾经不是孩子呢,这些套路都早已玩得明明白白。
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父母都清楚不能被要挟,一次纵容就等于百次的妥协。养儿不易,幼时一把屎一把尿,悉心照料,逐渐长大,没想到新的育儿挑战接踵而来,每天都在和孩子斗智斗勇。
孩子看似无理取闹的背后
我们清楚了解孩子比成年人更容易情绪化,哭笑转换只在瞬间。道理都懂,然而面对孩子的轻易情绪化,我们也会破防,忍不住对着他们发脾气。其实偶尔的训斥倒也不必自责内疚,在寻求解决办法之前,我们不妨看看孩子无理取闹背后可能隐藏的原因。
从生理结构看,人类的大脑前额叶皮质是负责高级认知功能、决策和情绪控制的区域。科学研究表明,儿童的前额叶皮质在青春期之前尚未完全发育,可能导致他们在情绪调节方面存在困难。这就是为什么几岁的孩子可以瞬间切换笑脸和哭脸,得到满足就立即欢笑,不满足就马上暴怒,他们总是毫不掩饰地发泄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从心理层面深挖,孩子无理取闹的背后,可能是寻求家长关注,甚至是压力和焦虑的一种表现。或因父母平时疏于陪伴交流,他们通过发怒或者哭泣来引起家长的注意;或因外部环境的突然变化(比如父母离婚)而感到难过、焦虑不安;或因需求总是不被满足以及情绪长期得不到疏解而极易哭闹。
从病理角度探寻,无理取闹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生病的迹象,比如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情绪障碍、孤独症等。这些情况下,孩子的发脾气行为往往不受控制,情绪也非常容易受外界环境所影响。
如此看来,我们或许可以理解孩子无端发脾气,没有耐心行为的真实缘由。
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父母可以这么做
孩子的无理取闹行为找到了背后原因,给了我们些许安慰的同时,也让我们对孩子多了一份理解。那么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我们用哪些有效的方法来应对呢?可以试试以下的方法。作为父母,首先需要保持冷静。在孩子情绪激动时,切莫大声呵斥或者指责,以免孩子情绪被压抑或者升级。在发生哭闹行为的当下,如果孩子无法控制自己,可以帮助孩子用安全的方式释放情绪,比如拥抱、跑跳等。其次是学会倾听和共情,理解孩子的感受,让他们感到被尊重和理解。同时鼓励孩子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我现在很难过,很生气,等等。待孩子渐渐冷静,父母可以开始用简单和清晰的语言与孩子沟通,描述当时的场景以及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对孩子表达期望,设定规则,一起约定下一次应该怎么做。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维系好亲子关系,比如,多陪伴孩子,及时了解孩子的需求,对孩子的正面行为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奖励,负面行为进行适当批评。在面对孩子因愿望或需求不满足时而发怒的行为,可以给提供孩子有限的选择,让他们对自己的事情有掌控感。比如,孩子面对新玩具的诱惑时告诉他们,如果想要一件新玩具,那么就要扔掉一件家里的旧玩具。如此不仅锻炼了孩子整理收纳的能力,也教会孩子学会断舍离。
作为家长,也务必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正面的形象。答应孩子做的事情务必做到,和孩子一起立下的规矩和原则不轻易变动。同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睡眠也有利于孩子的情绪稳定。
结语
孩子无理取闹的行为,虽然给父母们带来挑战,但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经过的一程。父母耐心和适当的引导,可以帮助他们促进身心健康,培养积极乐观的性格。同时,通过给孩子创造一个充满爱、理解和支持的成长环境,能让他们在面对挑战时勇敢成长。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