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句话很好理解。在孔子看来,《诗经》最大的特点就是“思无邪”。
诗经是儒家六经之一,据传原有千余首,孔子编写后删减至三百余首,俗称“诗三百”。现存三百零五首。从这来看,能被孔子保留的,都符合“思无邪”这个特点。
所谓思无邪,有不同解释,如不作假;思想正统等等。
但是,诗经中有不少描述男女情感的,例如《诗经•郑风•溱洧》。就是上巳节男女去水边游玩的事情。这在后世的道学家看来,简直是伤风败俗。
不过,既然这首诗仍能被孔子收录入《诗经》,说明这首诗仍具有“思无邪”的特质。
所以我倾向于“思无邪”就是不作假,直抒胸臆。
毕竟诗经中“风”占了大多数,就是所谓的“民间文学”,其产生必然寄托了人民的愿望、情感,这也说明了,在孔子看来,一篇文章的好坏,首先应该是不做假,将内心的情感借助文学的力量抒发出来。
就好像虽然乾隆做了几万首诗,甚至被冠以“诗皇”,然而不少作品拙劣至极,反而不如一些无名氏的诗更能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