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梳理反馈来访者的重点语意!是什么让你能够稳住?
二、孩子反复,你的思考是什么?是什么让孩子不愿意上学?孩子在乎的、期待的是什么?你在乎的,看重的是什么?
三、当你接纳了、接住了,对孩子意味着什么?(可能在孩子的上学与生命健康之间你会怎么考虑?)
四、你希望有什么变化?如果能够去上学了,会是什么情况?那个时侯是什么状态、大家怎么评价?(在那个时候,你做的哪些对孩子是有帮助的?孩子是比较满意的?)(在当下做些什么对孩子可能会有帮助?或者有助于孩子去上学?)
五,、如果降低期待怎么样?三次经历对你的提醒是什么?(你觉得怎么样能让事情不更糟糕?或者相对怎么样能让孩子稳住?或者做些什么对孩子有一些帮助?)怎么正向过滤?
六、在过去两个阶段,哪些对孩子是有支持的?怎么想到让亲子关系更好?怎么做到这些?
七、经过今天的探讨,回顾一下,你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整理?接纳现状,但决不放弃希望!
八、回顾与反思
当你觉得可以了,你就危险了!
通过两个人的聊帮助第三者,这是隔山打牛,这样的咨询很多老师都不做,因为第三者改变是第三者的目标,如果他有意愿改变,他可以去做咨询!
当然你想聊,我也可以陪着聊聊看,尝试一下?
如果他不想改变怎么办?先建立关系,怎么建立关系,我们也可以聊聊看?
关键是我们改变不了别人,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有一句话,改变自己是女(男)神,改变别人是神劲?你怎么看?
内心有声音有评判时,要告诫自己进入当事人脉络中,世界多元,各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