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这样说“为什么我那么努力了,可是却一点效果也没有,一直在原地打转”。听到别人说这样的话,我们可能只是当时觉得有点惋惜,甚至为对方有点愤愤不平,觉得好不公平,为什么别人都那么努力了都没有取得一丝丝的进步。但是人从来是听觉和视觉动物,外表的东西永远是浅象,你可以看见它但是你看不清它。
我曾经也遇到过很多类似于这样的人,你也许一天24小时都看到他坐在书桌上看书、做题,他不是在看书就是在要看书的路上。但是每当考试结果或者是遇到问题需要他去解决时,他总是让你大吃一斤。我深入接触过这样的人,走进他们的世界我才发现,他们就是我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的标题那么醒目“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而已”。我没有特意有种讽刺的意味,我只是在提醒大家,当你在听到有人和你说类似的话的时候,你应该近距离的观察一下他,或许他并没有你想得那样努力,他可能只是看起来而已,你也可以给他真正的一些建议,而不是给他无关痛痒的安慰甚至和他一起抱怨世界的不公平。记得有句歌词这样写到“为什么失去了,还要被惩罚着”。对于他们来说的确是残酷的,他们失去了时间,失去了机会,却得到了最坏的结果。不得不说是挺残忍的。但是话说回来,世界本来就不公平,公平不公平有时候取决于你自己。多少公司优秀的员工一直待在基层,而有些只是会处事圆滑,溜须拍马的人步步高升。这个世界的残酷在于他很少会给你想要的,迎接你的大多是意想不到的。回到刚才那个话题,我观察过哪些“努力”的人。他们的确很努力,他们把不该用来努力的时间都来努力了,把本该努力的时间却在做另一番努力。怎么讲呢!他们从坐下来学习的那一刻起就把自己封死了,就像当黄河泛滥时,他们能想到是堵,却没有想过疏。知识也是一样,就好比图书馆,可能我们经常会在意图书馆到底有多少藏书,如果图书馆的藏书很多,但是摆放杂乱,你都不知道该去哪里找你要的书籍,毫无规则的摆放,漫无目的的寻找只会徒增烦恼和麻烦。所以,学习也一样,看上去努力的人只是在不停的吃、不停的吃,他们更本就没消化,所以他吃的再多再多,也无济于事,他的那种饱腹感不过是撑的。而正真的学习其实是一次完整的新陈代谢,他不断地在循环,不断地在运作,所以你需要花时间去整理,整理只为了腾出更大的空间。我们经常看到小说里面有一种武功叫吸星大法,非常的厉害,一般只要谁练成了这项神功,便天下无敌。但也往往是练此功的人最易做火入魔,无可救药。例如金庸武侠小说作品《笑傲江湖》中的日月神教教主任我行,一心想称霸武林,想利用吸收他人的武功走向成功,到最后落得个离散武林。其实不难想,太多的武功混乱的在体内流通,没有目的,没有组织,到最后只会是一无所有、得不偿失。学习何尝不是,知识的填充如石子填充玻璃瓶一样,看似好像石子在不停的往瓶子里面填充直到顶了,其实有太多的空隙可钻。古人说“上善若水”大概有这个意味吧!知识其实也如水一样,他看是容易得到,但是你会发现当你用手去抓时,你根本抓不到。你必须谦卑的用双手去捧,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这样才能不断填充你的知识库。
不仅如此,是否用心也是非常重要的,以前我的同桌罗,他是一个努力到要你讨厌甚至反感的人,记得刚和她做同桌不久,我想和她套套近乎,于是就想问她一个问题,刚把本子凑到她的跟前,发现她的整张书桌都被书,水杯,笔记等占满,人的头发特长、特枯燥像野草般,把手靠在书桌部分全部盖住,远远看,你会以为你面前是贞子,如果晚上第一个进教室看到她,估计你不敢走夜路,这时你的心里阴影面积应该很大。于是乎我就礼貌性的在离她耳朵两三厘米的距离说了句“同桌教教我这题呗”,她没回我,我又不厌其烦的说了2遍,结果一个大写的尴尬映在我的脸上。但是,这只是故事的开头。晚自习下课我收拾东西准备回家的时候,她扯着我肩膀上的衣服说了句“你今天早上问我的那个问题,现在我要回寝室了,你给我看看吧!”我的内心像是一万匹草泥马跑过,苦笑的会儿说了句“谢谢,我想通了”,她一脸平常的回了我觉得自己要崩溃的一句话“今天早上你问我的时候,我想了好久要不要回答你,我觉得学习的时候要一心一意,所以我没回答你,但是,我刚才憋了好久才决定扯住你问个明白。”我当时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其实内心是——难怪你成绩......不只是这个,她身上的典型例子我能说几页纸,我其实是想说,那些看起来坐在那里很努力的人有时候只是身躯在那里,心只有3分之一在书上,还有的在他们最想的地方遨游。他们的努力其实是一种自我安慰,安慰的到底是自己还是其他人那就不得而知了,他们其实有时候也被自己得假象所迷惑,迷惑到以为自己马上就能到达象牙塔的顶端,万一哪天他们幡然醒悟,他们会被现实的残酷和幻想的美好而搞得不知所措。毕业的有天晚上我和她聊天时,她告诉我自己的内心想法,他觉得自己的确像做了一场梦,梦很美、很好、很真实,
即使毕业好一会她有时还会沉浸在自己得幻想中不能自拔,但是当有人过来把她骂醒时,他会觉得自己好愚蠢,也会觉得自己好可怜。听她说完我没有立马安慰她,我只是叫她好好睡一觉,不要想太多,多看点书,明天的太阳会更美好。其实安慰她这些话完全是我看到过杨绛先生的一句话“你之所以想的太多是你书读的太少”。
说到这里,我想我们看清了一些事情,我们经常用努力来形容他人,但是有的人讨厌,因为通过努力取得的成绩只是在时间上的取胜,有点平常,虽然时间宝贵,但是时间每个人都有,它就像你玩游戏刚开始的附赠品,你不会觉得有什么过于值得开心的地方,所以你经常会听到一些班上尖子生习惯在考高分后说,没有啦!我才昨天晚上刚看的,或者是“我都没复习”。他们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不同于别人的一面,但是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你慢悠悠盖瓶盖的时候努力的多记几个单词。久而久之,人们习惯把努力等同于学习成绩好,慢慢的!那些人也想把努力当成一种自我安慰,精神鸦片。 因为至少看上去我不会是最糟的那个。
最后我想说的是,如今的社会太过于功利化,他已经从表面席卷到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甚至学习中。读书时期的我们为了最求某一个目标,常常会牺牲读书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多做题,你自然就会了、多看一点相关的书,不要漫无目的的浪费时间、多写多练”。听到这样的话我常常会觉得读书变得很功利,甚至世俗,我们把读书当成了一种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与工具的时候你会发现,当你达到了这个目的后,你可能就把它放一边了,我们不会把工具一直放在眼前与心理,只有习惯和爱好兴趣才会一直伴随我们,因为它们已经和我们融为一体,成为我们举手投足间的气质。多写、多做、速度快似乎也变了调,每当想起读书我的脑海经常浮现这样几幅图片——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独自坐在柳湖旁,静静的看着手中的书,细细品味,慢慢翻开,不时合上双眼,浮想联翩。或者一个人抛弃外面的世界,独自坐在书房中,切一壶茶,任由茶香四溢,面对这书海,漫无目的的拿着书看,漫无目的不时盲目,而是你书看多了、看杂了,你自然会知道自己属于哪类书、适合哪类书、该做那种人。有时候读书真的不只是努力那么简单,当然他肯定是一个要素,不可或缺。我想我会告诉我的孩子,宁愿你多玩两小时,也不要你多做两小时的无用功。玩就开心快乐放开了去玩,学习就一心一意投入去学。道理看似简单但是意蕴博大精深。当你不再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而是用心去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原来我只不过 是在相反的的路上越来越远。但是,只要你用心了都为时不晚,因为它会带你在正确的路上飞奔,如果这是你还很努力,那么送你两个字“完美”。